本报讯(记者 陈龙 熊曼 实习生 谭安静)“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候车都不安生!”日前,多位市民反映,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桥公交站的广告灯箱暗藏“玄机”,广告灯箱上设置的某品牌立体硬塑料瓶模型,让坐在座位上候车的市民苦不堪言,背部被顶得生疼,希望职能部门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随即前往太慈桥公交站实地走访。踏入站台公交候车廊,一面广告灯箱上,饮料模型采用立体设计,像一个凸出的“障碍物”,而这个凸出部分恰好位于休息座椅正上方。该站点汇集了贵阳公交6、7、41、47、50、52、75、82、239、B292等常规线路,还有大站快车、黔爽巴士等,日常人流量极大,候车廊里人来人往。
“公交站点做广告大家都理解,可也得讲究实际啊。”候车市民张女士一边揉着后腰,一边无奈地说,“一坐下,后背就被这硬邦邦的模型顶着,硌得浑身难受,根本坐不住。”另一位市民刘先生也皱着眉头说,“这种大型立体广告模型,就算不装在座位上方,也很容易撞到过往行人,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要是能安装得高一点,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就好了。”
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记者联系了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经核查,公交候车廊并非由我司建设维护,内部广告也不是我司引进设置。此前,我们也多次接到群众类似反馈,目前已将相关情况进行整合梳理,并向上级部门反馈,后续会积极跟进,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目前,太慈桥公交站广告灯箱给市民带来的困扰仍未消除。这一问题何时能得到妥善处理?市民们正翘首以盼。
后续情况如何,“天眼问政”栏目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