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永燚 曾田
近日,毕节市双山镇金海锦苑小区的违建乱象引发多方关注。多位群众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称小区内数十户居民肆意开展违法建设,架空层被改造成私人房屋、楼顶违规加层、地下车库遭圈占、绿化用地被开挖,这些行为不仅严重侵害其他业主合法权益,更给住房安全埋下巨大隐患。带着群众的诉求,记者前往实地展开走访调查。
乱象丛生:违建施工昼夜扰民
记者进入小区,大门两侧私自搭建的楼梯和入户门便映入眼帘。在19栋和20栋区域,原本开阔的架空层已被彻底改造,加建了支撑柱和隔断墙,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房间。
原本的绿化区域被破坏殆尽,钢筋、混凝土和脚手架堆积如山。“施工都持续好几个月了,最近经常凌晨一两点还在动工,水泥罐车的轰鸣、挖掘机的声响,吵得人根本无法入睡。”小区居民张先生满脸疲惫地向记者抱怨。
在地下停车场,违建的痕迹同样触目惊心。多处墙体被破坏,防盗门突兀地加装其上,部分居民从户内搭建楼梯直通地下室,将公共停车位据为己有,改造成私人封闭空间。
“就因为随意砸墙,我们这栋楼一楼地面都塌陷开裂了。”一位居民指着受损区域,满脸担忧。更令人心惊的是,地下车库的消防管道竟被剪掉,“要是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另一位居民愤怒地说,“买房时一楼明明有通往地下车库的楼梯,收房后却被房开商封住,电梯也没有负一层按钮,我们这栋楼彻底与地下停车场隔绝了。”
不仅地面和地下问题严重,楼顶违建也不容小觑。许多居民在楼顶违规浇筑混凝土加层,由于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开发商原建材料极为相似,从外观上很难分辨,这让居民们对自身权益受损和房屋安全问题忧心忡忡。
多方回应:推进执法处置
面对小区内猖獗的违建行为,记者采访了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从今年1月14日第一次发现违建以来,我们就进行了多次劝阻,但施工居民声称这是与房开商购房合同中约定的合法权益,合同中明确写了架空层与花园层面积均归购买该层的户主所有。”
该管理人员无奈地说:“我们也不清楚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可根本联系不上房开商。目前我们只能配合相关部门及时上报违建施工情况,对违建住户的数量、类别和进度进行统计登记。”
随后,记者联系了双山镇规划执法中队,李姓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他坦言:“我们已持续数月开展违建整治工作,只要物业上报,我们就会来制止,还安排工作人员早晚巡查。但仍有部分住户偷偷施工,目前只能控制新增违建和阻止在建工程继续施工。”
双山镇副镇长黄先文也来到了现场,他表示已安排专门小组负责处置小区的违建工作,此前还陪同七星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实地走访,目前区里也在筹备成立专项工作组。
为进一步了解事件处置进展,记者联系了毕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毕节市消防支队等相关单位及七星关区相关部门。6月24日,双山镇镇长李德亮、副镇长黄先文带队,组织规划执法中队对小区外围违规下挖绿化带、擅自加盖楼层等在建违规设施开展执法拆除。
居民疑虑:违建能否拆彻底
尽管相关部门已开展拆违行动,但小区居民心中仍满是疑惑。“之前就出现过拆了又建的情况,这次真的能彻底解决吗?”“开发商购房合同里写着‘住宅楼下对应的架空层空间为业主私人空间’,这合法吗?”带着居民的疑问,记者继续深入走访。
七星关区自然资源局郭姓工作人员透露,当前处置工作的核心难题在于执法权归属。由于金海锦苑小区涉及七星关区和大方县,目前小区规划执法权还在大方,七星关区无法走立案查处程序,需由市里履行执法职责。而大方县相关部门则回应称,金海湖区域已划归七星关区管辖,他们无权干涉。
针对金海锦苑小区一楼居民购房合同中提到的“架空层”,毕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科王姓工作人员说:“小区集中发生违章建设的区域,按规划设计方案判断,应当属于建筑地基部分,并不是架空层。”
该局执法科韩姓工作人员补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合同里的‘架空层’表述存在误导、偷换概念之嫌。若合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不具备法律效力。”
对于执法权的归属,韩姓工作人员解释,“规划执法权限存在争议,根源在于委托执法程序不完善。七星关区代管原属大方县的乡镇,因两个县区执行规划执法的部门不同,对应部门间的委托执法程序未能及时完善。”
对于群众所担心的“拆了又建”问题以及后续工作安排,韩姓工作人员介绍,七星关区已安排部署相关部门牵头,对权责划分和执法权委托程序的完善提出意见,并安排区自然资源局拟写监管方案,明确巡查、制止、信息上报和执法责任,同时对于如何通过执法活动将违法状态消除做了具体安排。目前,监管方案已初步拟写,但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出台还需一定过程,后续将加强沟通指导,确保整治措施切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