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会说话的皮鞋

——跟着“跑山院长”冉景丞去科考

冉景丞在查看水葱、水竹长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彭林元 摄影报道

推开位于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的草海生态站办公室大门,冉景丞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他个子不高,两鬓斑白,步履轻快。最打眼的,是那双沾着新鲜泥点的皮鞋。

皮鞋在洁净的地板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这是他最独特的“勋章”。鞋面上的泥点,是刚刚他在草海观鸟时,湿地沼泽给他的“见面礼”。这双会说话的皮鞋,记录了这位“跑山院长”的足迹。

今年57岁的冉景丞,是贵州省林科院院长。这些年,他在习水的密林深处追踪华南虎,在茂兰喀斯特森林里探寻洞穴生物,在麻阳河的悬崖峭壁间观察黑叶猴,在草海湿地的岸边细数黑颈鹤越冬……在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路上,他已经跑了整整36年。

“不好意思,迟到了。早上院里有急事,走到半路又被喊了回去。”6月13日中午,冉景丞抱歉地向生态站的学生解释。刚一落座,他从肩头卸下背包,拉链一开,笔记本电脑、鼠标、水杯——移动办公室瞬间开工。

随后,冉景丞快步来到楼顶实验区,这里有15个生态缸,他俯身仔细对比:“瞧,结果一目了然,水质好得多!”生态缸通过模拟草海水生态,正在寻找沉水植物消失的原因。

一个烤洋芋匆匆下肚后,冉景丞又将背包甩回肩上,带着学生再次踏上江家湾码头的甲板。

正午的草海,阳光短暂露脸。冉景丞跳下甲板,他仔细查看岸边水葱、水莎草的长势,皮鞋轻轻陷进泥里。

“可别小瞧这些植物,它们不仅是风浪的‘缓冲器’,还是水质的‘净化器’。”冉景丞满脸笑容地说,“长势不错,根扎得越深,我们的脚才踩得越实。”

突然,几朵开着花的马鞭草让他迈不开脚。他掏出手机拍照存档,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如何从外观上区别马鞭草和薰衣草”。

一叶扁舟,摇摇晃晃靠岸,大家登船驶向湖心。船舱有点积水,他坐在船舷上,皮鞋泡在水里。

“水草还没冒头。”他身体前倾,目光投向水面下的红色花盆说,“温度低,阳光弱,光合作用不足,得等到8月。”

这个实验从今年3月启动,设计了6层水位,是湖心一片专门监测水草生长的科考样地。

“过去买鞋,都是一箱一箱地买,不知磨破过多少双。”冉景丞说,他的皮鞋很少光可鉴人,反而经常蹭岩灰、挂荆棘、泡溪流。

从业36年,冉景丞曾获“新时代贵州人”“贵州青年五四奖章”,多次参与林业科考、贵州申遗。

“真正的守护,是将脚踏入土里。”冉景丞的足迹,赋予了鞋子不同的“生态档案”,也传递着物种不同的讯息。

湖风渐劲,返航时下起小雨,气温不到10摄氏度。他紧了紧冲锋衣的帽子,手机突然铃响。“明早8点半,项目上见。”指令清晰。

几乎在挂断的同时,那双沾着泥点、水渍、草屑的皮鞋已转向,留下一个整装待发的背影。

--> 2025-06-30 ——跟着“跑山院长”冉景丞去科考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5446.html 1 会说话的皮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