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玉屏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谁不夸咱农村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道路干净整洁,村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一场夏雨过后,铜仁市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大兴村更显清丽。

“过去垃圾靠风刮,现在垃圾有人捡。”“厕所轻轻一按,水冲得干干净净。”说起家乡的变化,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间满是“住得舒心”的获得感。

“我们村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后,脏乱的环境成为过去时,干净整洁的巷道、摆放整齐的垃圾桶成为‘标配’,谁不夸咱农村美!”有20多年村里工作经历的村委会副主任蒋莉感触颇深。她表示,农村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与支持。“我们按照‘先净、后美、边整治边巩固’的工作思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让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角。环境好了,大家笑容多了,生活更有奔头。”蒋莉说。

美丽可见、便利可感,乡村颜值和气质同步提升。今年以来,玉屏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乡村环境由干净整洁向赏心悦目转变。

高位推动,全面推进。多部门联合制定了《玉屏侗族自治县“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农村卫生家庭建设行动的工作方案》,坚持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下足“绣花功夫”,推进乡村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让万千乡村“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走进新店镇大湾村,道路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院落掩映其间,一派乡村田园美景。

农村要变靓,污水先变样。在村里的主干道旁,工人们正在搅拌水泥、组装排水管,一个22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正在建设中。“这个污水处理池能为村里30余户群众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让生活空间更舒适宜居。”大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吴佳忆介绍。

针对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难题,新店镇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管控污水乱排,同时建立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体系,创新“月评比+积分兑换”机制,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卫生家庭晒一晒”评比,推动环境整治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目前,该镇通往各家各户的污水管道正在有序铺设。

如今漫步玉屏山乡,绿水青山间,一个个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如同珍珠般点缀其间。

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治理。玉屏持续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向深里走、往细里去,以环境“一直美”提升村民幸福值。各村大力实施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清理断垣残壁、规范堆放杂物、柴草、农具、废弃物品、建筑材料等,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同时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各乡镇(街道)明确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的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通过推动农村卫生厕所、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及日常保洁等实现一体化运行管护,确保和美乡村“美丽常驻”。

--> 2025-06-24 玉屏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5020.html 1 谁不夸咱农村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