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灵山公园免票后,客流量增长三成,营收超千万——

门票免了,商业火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伟

6月14日上午10点,贵阳黔灵山公园黔韵荟非遗集市内,非遗小吃“王记香酥鸭”飘出阵阵诱人油香。这家仅16平方米的小店,周末日均销量超100只,成为黔灵山公园免票后最火爆的消费点之一。

2024年1月,黔灵山公园宣布全面取消门票,这一乍看“自断财路”的决定,却意外开启了新的盈利空间。免票后,公园客流量同比增长30%,已招商的经营性资产及项目运营收入超1300万元,创造了文旅行业“免票不减收”的发展新路径。

“免票后,游客更愿意为特色体验买单,人均消费不降反升。”黔灵山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集市中,“黔茶官”老板蒋志杰热情地向游客推荐独创饮品“木姜子柠檬茶”:“我们这款饮品,原材料木姜子是贵州的特色食材。”该店将刺梨、毛辣果等本地食材融入新茶饮,周末单日能售出200杯,再搭配自主设计的“黔灵猴”文创,日营收达1.4万元。“8月我们要上线小红书、拼多多、淘宝等平台网店,让更多外地客买到贵州文创产品。”蒋志杰透露。

不远处,“灌木咖啡”落地窗前坐满了拍照的游客,那面“窗含黔灵山水”的打卡墙,让店铺周末日营业额轻松破万,且70%的复购顾客为女性。“针对避暑季,店铺计划联合游船推出‘下午茶+泛湖’套票,预计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4小时以上。”灌木咖啡(黔灵山公园店)负责人姚苏志介绍。

“黔来文化”文创店里,戴着苗银项圈的“嘻哈猴”玩偶被游客争相抢购。主理人张飞娥介绍:“以‘黔灵猴’IP、贵州民族文化为灵感,目前店内共有民族系列、动物系列等30余款产品,外地游客购买率占比90%。”网红豚尾猴“小老费”的爆红更让文创销售激增,“黔来文化”趁势推出相关衍生品,预计7月底售卖。

这些热闹的消费场景,都集中在由闲置仓库改造的黔韵荟非遗集市内。今年3月,该集市完成改造,成效显著。它盘活了4100平方米的低效空间,新建了1公里的临湖步道,增设了公共活动空间和音乐码头。自运营以来,已有15家非遗商铺入驻,客流量较改造前增长40%。

去年,黔灵山公园将经营权划转至区属文旅公司,遵循资产市场化逻辑,对外重新招商,引入优质运营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目前,公园内商业面积扩容至1.02万平方米,商户数量增至35家,业态增至62种,索道、游船等传统项目也完成了升级。

从“门票依赖”到“场景革命”,黔灵山公园实现了消费业态的破局重构;从“单一观光”到“沉浸体验”,深度满足了游客需求。“免票不是终点,而是发展的新起点。”该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将深化“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休闲空间,为全国景区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贵阳方案”。

--> 2025-06-21 黔灵山公园免票后,客流量增长三成,营收超千万——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4836.html 1 门票免了,商业火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