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区融媒体中心 陈飞宏
“如今这里整洁有序,邻里和谐融洽,住着安逸多了。”提起现在的居住环境,贵阳市云岩区盐务街百腊井小区的居民赞不绝口。
曾经的百腊井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差、停车矛盾突出。盐务街老旧小区多,如百腊井一样的情况,在辖区内比较普遍。如何处理好因无物业产生的“剪不断理还乱”的诸多问题?盐务街街道探索出“三把钥匙”,破解了小区的“疑难杂症”。
小区的事,大家管
针对百腊井小区的实际情况,所属金仓社区经过走访调查,打造的第一把解锁钥匙是“小区事,大家管”:联合热心居民,促成业主委员会的成立。
“在业主委员会的主导下,百腊井制定完善了小区管理规章制度,对环境卫生、停车秩序、公共设施维护等事项进行明确规范。”盐务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小区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沟通平台,定期召开业主议事会,确保小区事务决策透明、反馈及时,将“需求清单”转化为“行动清单”。
清理多年积存垃圾,整治卫生死角;规划停车位,解决停车乱象;维修破损路面、路灯等公共设施……随着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小区没人管,现在业委会事事上心,居住环境好多了。”居民王阿姨感慨道。
积极参与,自己管
吉祥社区情况稍有不同。面对居民自治意愿强烈但缺乏专业管理经验的情况,该小区成立自管委员会,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核心,探索出第二把治理之匙。
“自管委员会成员中,党员占比达半数以上。他们凭借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带领热心居民、退休干部、社区能人等,整合小区资源,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盐务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在党员的带动下,社区组建了绿化养护、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队,实现小区事务居民共商、共管、共享。
“比如利用闲置空地建设居民休闲广场,增设健身器材;组织邻里文化活动,增进居民感情;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示小区收支情况,让居民对小区管理放心、安心。”盐务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居民李先生竖起大拇指:“自管委员会成立后,小区越来越有人情味了,大家一起出力,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来建设。”
志愿服务,解难题
在知行府院小区,由于老年人居多,所属盐吉社区探索出第三把钥匙: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目前,盐吉社区已拥有一支涵盖不同年龄、职业、技能的居民志愿者队伍,社区治理成效显著。
由退休居民组成的“银龄巡逻队”时常穿梭于大街小巷,排查安全隐患;“爱心帮扶队”定期走访独居老人、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与关怀;“环保先锋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环境美化行动,让社区旧貌换新颜……
这些志愿服务队,不仅解决了盐吉社区很多实际问题,更在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
“多亏了志愿者经常来看我,帮忙解决生活难题,我心里特别暖。”独居老人张奶奶感动地说。
“盐务街街道通过不同治理模式的‘三把钥匙’,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小区治理,实现了老旧小区的蜕变。”盐务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辖区将继续探索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小区治理水平,打造更多宜居、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全方位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