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近松
一
到黔西,你才会明白,只有繁花似锦配得上人间。
在黔西写一首诗,借着一朵盛开的杜鹃,将内心疼痛以及往事用来下酒。
一片叶子,就是一张信纸。在百里杜鹃,时光总是软绵绵的。我们沦陷在花香中,刻在树叶上的字会随着时间消逝。但进入脑海的芬芳,将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在百里杜鹃,去掉一些了解的和部分不了解的。
闭眼,脑海中便会有一片不会凋谢的花海。
二
“高高的乌蒙山,美丽的水西女,爱唱着水西谣”。
水西八景映衬着水西的兴衰、成败、幸福和酸楚。
印山浮玉,千古江山不变。山泉,映衬水西女优雅的姿势。鞭声,消失在时光里。炊烟袅袅,在夕阳中沉醉。龙潭夜月,月生潭中,睡于潭中。“茅屋烟湿几人家,远几溪桥压水涯”。雪花从高处垂直而下,卧居大地上。冬日,“鱼窝井”中动物躲藏,诗词、阕词在雪花中散发着恒温。西桥断雪似无情,往事皆为无序的诗篇。轰雷响彻八方,又消失于八方。石牛夜饮,借着月光饮千年的潭水。
水西八景变成口口相传的记忆。前人写下的白纸黑字,犹如证词。而今,证词成为走进历史的重要方式。
三
春天到乌江,雾气茫茫,仿若人间仙境。
湖水清澈、宁静,如同富家的绸缎,别有韵味。子规啼空山。面对如画的乌江画廊,词语显得苍白无力。乌江畔,油菜花铺天盖地。摄影师在绿叶间重获灵感。
这山、这水太美,太容易制造幻境,让人无法自拔。
四
麦客与我从百里杜鹃回黔西城,转道去水岸柳乡。
稻谷上,蛐蛐跳跃。青砖白瓦间,乡愁涌上心头。稻田里,一切都是新的,就连干枯的叶子也是新的。只有我们,带着昨日的身体站在时间之外,感知时间的疼痛。离开稻田,阳光和昨晚月光晒过的一切,都是旧的。
我们对旧事物有着情感,也对地里新长出的农作物感到快乐。
我不知道,月光是否镀过河水?我只知道,月亮是高挂,照亮我、照亮乌江和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