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北纬30度看自然人文创新“三重奏”

——“茅台1935·寻道中国”走进安徽芜湖

“新能源汽车之都”芜湖一角。

“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现场。

马烈 刘显玉

长江奔涌千年,芜湖静卧其畔,北纬30度的纬线上,一座古城与一瓶美酒在此相逢。

5月27日,“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在安徽芜湖启幕。这场以“跨越天地·共赴山河”为名的旅程,不仅是地理的跨越,更是自然、人文与创新的三重奏鸣。

“芜湖山水千重秀,依纬沿江寻道来。”从赤水河畔到长江之滨,茅台1935以一杯酒的温度,丈量着一方水土的根系与文明。

寻自然之道: 北纬30度的天地馈赠

北纬30度,这条贯穿地球的神秘纬线,在中国的东西跨度约4000公里,它串起了深藏于群山中的“华中屋脊”神农架、中国最美仙境恩施、史前文明遗迹三星堆遗址等诸多区域。

这条神秘纬线同样暗藏酿酒玄机——北纬30度±5度的黄金酿酒带内,聚合了四川浓香、贵州酱香、安徽江淮派以及苏酒绵柔等多元白酒流派。从赤水河谷的微生物秘境到长江沿岸的窖池群落,得天独厚的水源、气候与微生物生态,成就了中国白酒的味觉基因库。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旭在“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的致辞中感慨:“芜湖临水而兴,山峦叠翠,襟江带河,孕育了半城山半城水的宜居美誉;茅台倚河而生,青山两岸,一水中流,成就了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的自然传奇。”这两座城市虽相隔千里,却因同处北纬30度而血脉相连。

茅台1935的酿造工艺与茅台酒一脉相承,其背后是对自然密码的敬畏。无论是茅台镇赤水河的微生物群落,还是芜湖青弋江的灵动水韵,都成为茅台酒香与城市气质的共同底色。

从黄浦江畔启航,沿北纬30度一路西进,茅台1935的寻道足迹跨越山川河流,将自然之美凝练于一杯酒中。而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也体现在茅台对生态保护的长期承诺中。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总经理高颖以科学视角诠释了这条纬线的意义:“北纬30度是一条镌刻自然奇迹的轴线,它见证着云海雪山与长江圣湖的交响,也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密码。”

寻人文之道:

千年文脉的跨时空对话

如果说自然之道是纬线的串联,人文之道则是历史的纵深。

芜湖,古称“鸠兹”,《芜湖县志》记载:“鸠兹,芜地也。”《诗经》开篇《周南·关雎》名句“关关雎鸠”中的“雎鸠”就是鸠兹。公元前109年,西汉在鸠兹邑设县治所,因“鸠兹之地有湖,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将“鸠兹”更名为芜湖。

这座“江东名邑”,曾是徽商云集的“四大米市”之一,青弋江畔的粉墙黛瓦与私家码头,见证了“贾而好儒”的徽商精神。

而茅台1935则以醇厚酒香承载历史记忆,通过复刻经典瓶型、融入历史元素,将“茅香工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既彰显了茅台酒90年来的酿造技艺沉淀,也以现代品质标准延续了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的经典风味特征,实现历史底蕴与当代消费场景的融合。

活动中,情景剧《江月照古今》以李白、华佗、徽商阮弼三个历史人物为线索,串联起芜湖的千年文脉:李白5次游历安徽,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千古绝唱;华佗的医道精神与今日“国之大医”公益行动一脉相承;而徽商诚信为本的商道,则与茅台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匠心不谋而合。

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宗强则以数字密码为线索诠释了这场人文相遇的深意:“‘九’是酱香美酒与‘鸠’兹古城的同音之缘,‘三’是自然、人文与创新三道的共鸣。”

人文之道亦是仁爱之道。活动中,“茅台1935·国之大医”公益基金向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捐赠50万元,用于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2023年3月,茅台1935全国经销商、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茅台1935·国之大医”公益基金,已累计募捐2300余万元,持续践行茅台“大品牌大担当”的社会责任观。

此次相遇,不仅是两个地域文化的深度交融,更是两种文化的跨时空碰撞。芜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茅台1935极致匠心的价值共鸣,展现出传统技艺与厚重地域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

寻创新之道:

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赢

芜湖,这座昔日的“长江巨埠”,曾以徽商商贸闻名于世,如今正以智能化港口为支点,推动传统航运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

2024年,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62万标箱,首次开通汽车滚装国际外贸直航,奇瑞、比亚迪、江淮等品牌新能源汽车由此驶向全球,全年外贸直航量近11万吨,印证了“安徽智造”出海的强劲动能。

低空经济作为芜湖另一增长极,正以创新科技重塑产业生态。湾沚区航空小镇集聚了140余家航空企业,形成通用飞机整机制造、无人机巡检配送的全产业链闭环。东汇港务的无人机配送服务实现不停航补给,载重40公斤的无人机可在10分钟内精准投送物资至长江航行船舶,全年节省靠岸成本超百万元。

在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芜湖以开放姿态承接沪苏浙资源外溢,近年引入亿元以上项目416个,推动港口智能化升级。老船厂1900改造项目将百年工业遗址转化为文旅新地标,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缩影。

从昔日的“江南米市之首”到今日的“新能源汽车之都”,芜湖以长江为脉,在新能源汽车与低空经济的双轮驱动下,正书写“因江而盛,向海而兴”的新篇章。

张旭表示,“茅台1935始终与时代同行,以创新升级品质与服务,深挖消费体验。”从联名中国国家地理、故宫打造文创精品,到以科技解析微生物的酿造奥秘,茅台1935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中,探索着品牌发展的新路径。

高颖在发言中回顾了双方3年来的合作,“从胡焕庸线到大运河,再到北纬30度线,我们已走过8000公里的探索之路。”这一历程不仅是地理的丈量,更是对文明与未来的思考。

活动现场发布的第三季文创酒预告视频,揭晓了即将在西藏林芝雪域高原亮相的联名产品——北纬30度。这款以“山河信物”为灵感的文创酒,既是茅台1935对自然与人文的致敬,也是品牌创新力的具象表达。

一江水,一杯酒,一场文明的对话。从长江之畔到雪域高原,茅台1935的寻道之旅仍在继续。下一站,湖北武汉再启新篇。

(本文图片由贵州茅台提供)

--> 2025-05-30 ——“茅台1935·寻道中国”走进安徽芜湖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3307.html 1 北纬30度看自然人文创新“三重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