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西南州普安县“四联四新”机制推进强县富民

联出活力 迎来新机

侯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良胜

“不愁卖,我带了珍珠豆和散养的土鸡到直播基地,很快就卖完了。”黔西南州普安县兴中镇小山坡村村民李本英喜笑颜开。

走进兴中镇交易市场,线下市场热闹不已,“云上集市”也是订单不断。高山洋芋、林下土鸡、黔山野菜等农特产品,成了“云上集市”里的抢手货。

近年来,在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普安县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兴中镇为试点,打破地域界限和产业壁垒,探索支部联建,打造发展“新引擎”;村社联合,构建发展“新格局”;产业联创,培育发展“新业态”;成果联享,绘就发展“新图景”的“四联四新”抱团发展机制,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按照‘共建、共担、共享’的原则,镇里明确了1名懂农业技术、发展规划、综合管理的科级干部分管村级产业,从各村(社区)‘两委’成员或党员中择优推选优秀人才成立兴中镇产业联盟联合党支部。”普安县兴中镇党委委员谢良军介绍。在联合党支部的带动下,兴中镇将各村(社区)富余劳动力集结起来,实现事有人干、人有事干、收入增长。

“我们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中选拔懂经营、善管理、有干劲的社员,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开展联营合作,共同研究村级产业发展方向,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安县兴中镇产业联盟联合党支部负责人胡文贵说。

据普安县兴中镇村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分管领导李自龙介绍,2024年以来,联社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实施项目6个,吸纳200余人劳动力稳定就近就业,发放务工工资78万元,村联社实现经营性收入80余万元。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组织带动和人才创新,更离不开产业引领。”谢良军说,为做大村级产业,兴中镇还通过“党建引领+电商赋能+群众受益”的销售模式,引进电商平台公司,合作建成电商直播基地,打造“云上集市”,打通农特产品销售的“最后一米”。

“村集体通过合作经营、服务管理增加积累,群众通过务工取酬、流转土地实现增收。”谢良军直言,“四联四新”抱团发展机制不仅让干事创业者更加主动作为,也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一举三得”。

--> 2025-05-26 黔西南州普安县“四联四新”机制推进强县富民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2913.html 1 联出活力 迎来新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