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把青春热血挥洒在最需要的地方

李海钦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广大青年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

学有所用、人尽其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

广西姑娘黄莉婷,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毅然扎根黔北仁怀,从西部志愿服务者到共青团仁怀市委工作人员,多年来一心扑在少先队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以及希望工程上面。辛勤的付出收获沉甸甸的成绩,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让卡法那段红色故事为更多人所知。”云南曲靖小伙胡宸龙,2022年来到麻山深处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每次解说,他都要把一篇6000多字的解说词反复诵读数遍,讲出精、气、神,把红色故事更好地传播出去。

…………

青年人有活力、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如东升的旭日,充满干劲和闯劲。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广大青年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人生价值,在倾注心血的事业里实现。18年前,湖南省益阳小伙郭吉平在毕业的几个月之前,积极响应建设西部的号召,与贵州结缘,开启了山区峡谷桥梁建造之路。专攻桥梁与隧道工程的他,10多年来在镇胜北盘江大桥、水盘北盘江大桥、沿河沙坨大桥、纳晴乌蒙山大桥、六安花江峡谷大桥等20多座桥梁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今天,贵州斩获“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誉,增添“万桥飞架”这张亮丽名片。郭吉平怀揣梦想,与千万逐梦者一起,融入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朝着“向世界输出贵州的桥梁方案”的目标前进。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事业的主角。青年人有理想、有文化,在各方面能力素质上可塑性强。走出“象牙塔”,把无限的青春力量投入到广阔的基层干事平台上,投入到最艰苦、最边远、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品质的地方去,在科技攻关第一线、产业发展最前沿、乡村全面振兴大舞台千锤百炼、挺膺担当、发光发热,才会在给别人带去光和热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收获沉甸甸的人生价值。

人生境界,在沧桑巨变的对比中升华。经历“三线”建设、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潮洗礼,今天的西部已经成为创业的宝地、成长的沃土、奋斗的天地。“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已历经多个年头,服务领域从最初的教育、农业、医疗卫生、扶贫开发,逐步拓展到农技推广、水利、农村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在广袤的大地上,无数在不同领域和岗位上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的青年人才,精彩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价值,谱写出一曲曲奋斗赞歌。

好儿女志在四方。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广大青年当立足本职岗位辛勤耕耘,锤炼打磨技艺、提升能力本领、增强理想信念,在技能锻造的熔炉中淬炼成钢,用过硬本领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华章。

一束火苗可以点燃一把火,照亮并温暖一群人。广大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脚步践行人生理想,用无悔的选择回应时代召唤,让青春梦想在西部生根发芽,奋斗的青春正在书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西行”故事。

--> 2025-05-1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2100.html 1 把青春热血挥洒在最需要的地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