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莱昂看来,这正是中拉论坛机制诞生的重要原因。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首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任巴西驻华大使的莱昂是现场见证者。
“那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与拉美各国领导人坦诚对话。双方就如何对抗贫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议题达成诸多共识。”莱昂回忆说,正是在那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晤中,双方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推动中拉关系进入整体合作和双边合作并行互促新阶段。
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向第二届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向第三届部长会议发表视频致辞;向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中拉论坛框架下的专业领域分论坛发表书面致辞、致贺信;2013年以来6次到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接待地区多国领导人访华,并在双多边场合密集会晤,习近平主席为中拉论坛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同拉美地区领导人一道推动论坛框架下各项合作落地生根。
在习近平主席关心与引领下,中拉论坛机制日臻成熟。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共举行了八轮外长对话会;中拉之间已举行涵盖农业生产、科技创新、脱贫致富、绿色发展、防务合作、反腐执法等多个细分领域的百余场活动;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中拉技术转移中心、中拉新闻交流中心等平台相继成立……
莱昂认为,习近平主席推动成立中拉论坛具有时代前瞻性,“不仅为中拉合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长宋均营认为,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背景下,中拉合作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意义更加凸显。他说:“中拉合作已经走过辉煌的‘黄金十年’,即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务实合作 携手发展共赢
“中拉同属发展中国家,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独立自主、发展振兴的共同梦想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2021年12月,在中拉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为中拉务实合作凝聚共识。
如今,中拉之间跨越重洋、携手逐梦的故事越来越多。莱昂纳多·塔列多斯是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项目公司的一名运营调度工程师。2023年9月,塔列多斯来到中国西安,参加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培训。见证了地铁建设的“中国速度”后,他默默许下心愿:在家乡让更多人坐上自己运维的地铁。
由中企承建和运营的波哥大地铁一号线,是哥伦比亚迄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投入使用后首末站两地通勤时间将从近3个小时缩短至27分钟。眼下,塔列多斯正参与地铁线路运维相关培训教材的编写,将自己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传播给更多人。他相信自己的工作“将载入波哥大的运输发展史”。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加强合作具备天然优势。”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指出。十年来,中拉不断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把双方的互补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重建项目、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秘鲁钱凯港等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开花;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等工程,承载着当地民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梦想;中拉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等机制为拉美国家发展融资提供多样化选择……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曾多次参加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的哥伦比亚哥中投资贸易商会执行董事英格丽德·查韦斯认为,中拉务实合作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国家都能受益。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经济学家曼努埃尔·伊达尔戈指出,中拉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极端贫困、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一系列议题上理念高度契合,中拉合作为全球南南合作树立了互利共赢的典范。
民心交融 汇聚“南方力量”
农历蛇年春节,《我爱你,中国》的动人旋律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立剧院响起。演唱者是女高音歌唱家玛丽利娅·瓦加斯,她身着红色长裙、手捧红色封面歌谱,优美的歌声洋溢着对中国的感情。
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西期间,瓦加斯在巴方为习近平主席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用中文演唱《我的祖国》,表达巴西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瓦加斯告诉记者,这一特殊安排是对中方2023年为欢迎巴西总统卢拉访华而奏响巴西名曲《新时代》的“美好回应”。她非常荣幸成为两国元首外交和人民友谊的见证者。
瓦加斯近年来学习了不少中文歌曲。她说,自己的“中国缘”与中拉论坛有着密切联系,自己得到了更多赴华演出和交流的机会。她说,自己未来愿“挖掘更多中国音乐宝藏”,为推动巴中两国和拉中人文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诗形容中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十年来,从中拉国宝“跨洋对话”、中拉联合考古取得丰硕成果,到中拉互派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拉美国家“中文热”不断升温,再到“中拉文化交流年”、“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培训交流营等品牌活动的举行,中拉论坛框架内的人文交流蓬勃开展,不断夯实中拉民心相通的根基。
“相互尊重”“多彩多样”“相识相知”,墨西哥考古学家罗赫里奥·里维拉用三个关键词,描述他多次赴华参加人文交流活动的感受和思考。里维拉认为,中拉等全球南方国家之间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打破“西方中心论”。
中国-墨西哥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席宁法·蒙塔尼奥说:“尽管文明形态不同,文化各有差异,但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的重要精神气质。中拉论坛汇聚团结合作的全球南方力量,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当前,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阶段。面向未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商发展大计、共襄合作盛举,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参与记者:赵焱、李子健、吴昊)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