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4月29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何官屯镇猫猫洞坝子,贵州黔道福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阳走进紫色茶林,小心翼翼采下一枚两叶一芽的茶青放在手心里仔细端详,紫色的叶芽泛着亮光,放在鼻尖闻了闻,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倏然,邓阳眼睛里射出两道喜悦的光芒:“就是这个色,就是这个味,紫鹃茶试种没有发生变异,可以育苗扩种。”
随手拍了几张紫色茶青照片发在朋友圈,新老客户纷纷留言问询:啥时能品尝到这等上等佳品?这让邓阳信心倍增,原产于云南普洱的紫鹃茶成功“嫁”到乌蒙山区,增加了公司立足于中高端茶市场的砝码。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身为小微茶企的贵州黔道福茶业有限公司如何调整经营策略,走出生存与发展的市场曲线?
2014年7月,大学毕业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学到一身本事的邓阳决定回家乡创业,用3万元盘下城区一家茶叶专卖店。靠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精准的服务,慢慢在竞争激烈的销售市场站住了脚。
打开销售市场,只是邓阳创业的第一步,他深知自己的优势是大学期间练就的制茶技艺。要在竞争激烈的茶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制作出独特品质的好茶是关键。
得知七星关区燕子口镇阳光村有上万株百年以上古茶树,于是他前往收购古树茶青,并手工制作古树红茶、古树绿茶。产品一投放市场,新老客户赞不绝口。
2017年,邓阳成立黔道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起茶叶加工厂,加工古树系列茶品。彼时,邓阳瞄准了中高端市场。“高端茶纯手工制作,先接订单后加工,价格一斤3000元至5000元。中端茶半手工制作,价格500元至1000元。”邓阳说,那时公司生产的中高端茶市场供不应求,短短两年时间,公司年销售额从40余万元提升至400余万元。
邓阳明白,古树茶数量有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加工行列,这块本就不大的市场蛋糕只会越分越小。
于是,他决定继续在“特”字上做文章,从福建引进金观音、从云南引进紫鹃茶试种。这两个品种都因对种植环境要求苛严,数量稀少,加上品质上乘,成为茶中“贵族”。尤其是紫鹃茶,好多地方引种都发生了变异。
近几年,茶市场变化很大。“最明显的就是中高端市场在收缩。”邓阳面对市场风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开始进军中低端市场。“前不久,公司接下25万元低端茶订单。”
让邓阳高兴的是,自己几年前种植的金观音和紫鹃茶都取得了成功。“福建种植的金观音带有一点涩味,只能用作拼盘提香用。我们这里种植的金观音涩味淡了许多,可直接生产高端茶,很受客户欢迎。我们这里种植的紫鹃茶味道比普洱种植的要淡一些,但经检测分析,其花青素含量很丰富。”邓阳认为,公司依然握有立足中高端市场的砝码。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茶企看准时机就要主动出击,同样能行稳致远。”邓阳对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