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4月25日,在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贵州华宇天晨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菌菇种植基地的智能大棚里,物联系统正在自动为各种菌菇喷水,一排排菌架上,分层堆叠着20多个品种的蘑菇。
“夏天到了,银耳特别畅销。”公司副总经理李涛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羊昌镇羊场村灰幺组,这里有16个专门种植杏鲍菇的大棚。前几天下大雨前,基地组织工人抢收杏鲍菇,装满8辆货车。李涛说:“第一茬菌菇就卖出了近百万元,收回了前期投入的成本,后面采收的就是纯利润了。”
灰幺组大棚所在的土地,以前多是撂荒地,后来一家公司在这些地上建起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因每年2至5月为大棚空档期,华宇天晨农业公司今年就租来种植杏鲍菇,2月种下,3月底至5月采收,可实现对大棚土地的高效利用。
华宇天晨公司深耕食用菌产业多年,在各类食用菌种的种源培育、技术研发、栽培示范、精深加工等方面已经成熟,基地已形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并建成全国一线城市完整的销售体系和冷链物流。2016年到2024年,公司在全省各地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和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农户增收3亿元左右。
每年蘑菇集中上市时,各个基地采收的菌菇经过分拣进入冷库,通过自建销售渠道,一辆辆冷链车把新鲜的菌菇快速送达四川、云南、重庆、湖南、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商超和餐饮企业。
今年,华宇天晨公司将以贵阳市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为核心,在乌当区各乡镇打造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带,计划种植各类林下食用菌6000亩。并充分利用贵阳周边低效能大棚5000亩,以菌种、技术、生产各类鲜菇包回收的方式,带动全省各地发展食用菌30000余亩,实现产值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