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师范学院

科创融合育英才 服务社会促发展

“踢出她未来”项目团队和指导老师。

“智电创客”项目团队参与社会实践。

何登成

青春绽放五月花海,青年奋进伟大征程。贵州师范学院致力于运用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乡村教育振兴。青年学生们深入偏远乡村,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方式,为乡村青少年培育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方法,搭建竞赛平台,开辟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以敢闯、会创的精神擦亮了贵州师范学院深化青少年教育改革的“名片”。

启智润心 播梦想春种

“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听障儿童开口说话,助力听障儿童融入普校、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健全人。”贵州师范学院“花开有声”团队负责人何双燕在谈及做公益的初衷时说。为此,她们奔走于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只为让无声的世界绽放出语言的花朵。

“花开有声”项目团队深入了解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痛点难点,为解决听障儿童缺乏语言环境、家庭康复不足、社会认知不够、专业机构康复手段零散等问题。该团队创造全国首个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进阶训练工具——启声图谱,独创“四阶”康复模式。发起“蝴蝶妈妈”计划,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提升了教育的全面性与连续性。此外,该团队还成立民办非企业组织,招募并培训了878名志愿者,与多个社会单位、专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现代网络传播力,多平台合作联合推广宣传项目,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

“听障儿童需要连续性地康复训练,我们志愿团队一直投身于此,通过多专业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共同助力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何双燕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宽帮扶渠道与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共同致力于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事业,让世界听到听障儿童的心声。”

挑战自我 涌拼搏夏花

“我从山里来,我想让更多和妹妹一样的大山女孩走出大山,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这是贵州师范学院毕业大学生发起的公益项目“踢出她未来”的初衷。

“踢出她未来——中国少数民族女童足球成长计划”是一项体育教学项目,旨在通过足球运动提升少数民族女孩身体素质、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并激发她们的梦想。项目由贵州省高校志愿者、中小学体育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体育爱心人士共同组成,并在政府部门、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下,于2022年成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该项目根据中国足球青训大纲,结合山村女孩身体特点制定的足球培养方案,已经复制到30所乡村小学,为更多的少数民族女孩提供教育普及、专业化培养、精英培育等公益帮扶。通过“中国少数民族女童足球成长计划”,女童们有机会追求自己的青春梦想,实现个人价值。

该项目针对山村环境及女孩的身体状况,独创“小场地训练战法”等训练方法,就地取材,制作如草球、反弹板、竹圈、井字型球门等乡味十足的教具;依托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发全新教学方式,辅助课程教学。在过去6年里,该项目已帮助1220余名山村少数民族女孩,从山里一脚一脚地踢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还去了不同的国家,对于她们来说,不管是距离还是视野,都不再是她们未来的阻碍。多年帮扶后,该项目成效显著,多名队员被专业足球机构录用,并在各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未来,“踢出她未来”公益团队计划将“中国少数民族女童足球成长计划”推广至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山村,让更多女孩通过足球运动实现梦想。她们坚信,在“踢出她未来”公益团队的努力下,更多山村少数民族女孩将在绿茵场上绽放光彩,实现自我超越,踢出她们的未来。

科创赋能 品青春秋实

“‘姐姐,无人机还能飞得更高,去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吗?’这是我第一次在乡村学校开展无人机实践课程的时候,一位同学问我的问题。”贵州师范学院“智电创客”团队负责人蔡春锦说,正是这个问题触发了自己如何将所学助力乡村创新教育的思考。

“智电创客”团队是贵州省唯一一支由本科生组成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发起“雏鹰燃梦”公益计划,组建公益志愿者团队,深入乡村教育的第一线,足迹遍布70余所乡村学校。连续参与“贵青杯”贵州省青少年机甲大师挑战赛等赛事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追逐梦想的机会,累计服务师生超过1.2万人。

在乡村创新教育实践中,该团队发现乡村孩子面临诸多挑战,如基础薄弱、课程缺乏、教具资源有限等。面对这些困境,该团队积极创新,编写“雏鹰创新活页用书”,通过创新方法与生活案例的巧妙搭配培育乡村少年创新素养;自主开发“雏鹰教具矩阵”,提升乡村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利用乡村随处可见的本土材料,引导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动手制作各种有趣的作品。“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掌握知识,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蔡春锦说。

继往开来 蓄发展底蕴

近年来,贵州师范学院作为全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示范改革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贵州省高校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坚持立德树人,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培养理念,探索出“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的发展路径,系统构建了“一个理念·两个融合·三个支撑”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孵化了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出版教材被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多所高校选用。近5年,该校国创项目申报数量逐年递增,增长幅度为320.13%,覆盖全校所有专业,连续入围教育部国创年会并两次获得全国创新项目十强。

未来,贵州师范学院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着力解决专创融合、思创融合、劳创融合的实际问题,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解决中西部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之间结构性失衡问题,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有闯劲、敢创新、会创业的青年人才。

(本文资料图片由贵州师范学院提供)

--> 2025-05-04 贵州师范学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1458.html 1 科创融合育英才 服务社会促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