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陈良艳,是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特级勾兑师。
勾兑是白酒工艺中最为神秘、最为精妙的技术,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谈起勾兑时曾说,“技艺复杂,难以言传。”茅台酒的勾兑,工艺更加复杂、更加神秘。
宋书玉形容其“难以言传”,绝不夸张,白酒的香味物质构成极其复杂,茅台酒里有965种风味物质,“有时候1毫升、1微升甚至更少酒液的加入都会使风味发生巨大变化。”
从茅台酒厂基层检验员起步,到特级勾兑师,陈良艳已经坚守24载。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漫过赤水河,陈良艳已换上洁白的工作服开始“晨课”——品鉴上百种基酒样本,在风味矩阵中寻找最优的小样勾兑方案。这是一项需要绝对专注的“感官马拉松”。
勾酒,神秘,但也是一件枯燥的事。工作台上,瓶瓶罐罐堆满,烧杯、量筒、三角瓶、移液管、微量进样器……这些都只是辅助工具,最重要、最精密的“仪器”是勾兑师自己——舌头上的味蕾、鼻子上的嗅觉感受器和多年收集储存在大脑里的气味数据。
陈良艳常说,“作为一名勾兑师,最忌讳的就是浮躁。”这是一份考验能力,更考验心态的工作,哪怕此前已身经百战,也要从成百上千的方案里去碰运气,等沁人心脾的佳酿在某些微量物质相遇时悄然产生。
飞天茅台、生肖茅台、精品茅台、陈年茅台等的勾兑工作,陈良艳都参与过。自2015年以来,陈良艳领衔的团队,勾兑合格率连续9年稳定在96%以上。
“传帮带”是茅台的优良传统。陈良艳与葛帮贵、陈珂结为师徒。在葛帮贵眼里,陈良艳是一位“不厌其烦”的师者。“他有足够的耐心,在勾兑技法上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工作之余,茅台会参与或组织各类竞赛,以赛代训,达到提升勾兑技能的目的。每每此时,陈良艳会异常繁忙,制定赛事方案、指导参赛选手、担当赛事评委。
陈良艳认为,赛事是勾兑技能的加速器,“通过高压实战、即时反馈,帮助参赛者在短时间内突破瓶颈。”
2023年,首届“茅台杯”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在茅台集团举办,吸引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67家酿酒企业、150多名选手参赛。陈良艳、葛邦贵师徒同台比拼。葛帮贵获得第一名,陈良艳获得第六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练”培养出了冠军,陈良艳引以为傲,更证明了茅台师徒传承体系的科学性,他说,“一代更比一代强,茅台才会越来越好。”
作为特级勾兑师,陈良艳在勾酒之外,还有一项把关工作,需要对所有勾兑人员所勾的茅台酒、茅台系列酒酒样进行评审把关。
近15年来,陈良艳致力于将实践所得提炼总结为理论。他参与修订勾兑贮存等工序的多项技术标准,参与完成《茅台酒大容器自动化勾兑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等7个重大科研项目,发表4篇核心论文;深度参与盘勾酒感官分级及《年度茅台酒基酒资源使用规划》制定工作,精心规划基酒资源,确保酒尽其材、酒尽其用;组织修订并实施《茅台酒同台竞争规则》,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不断优化老酒组合方案,提升库容利用率。
今天的陈良艳,除了“茅台特级勾兑师”外,还有很多头衔:酿造工程师、国家一级品酒师,还担任过2010届、2015届、2020届贵州省白酒评委,拿下过“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了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新时代的贵州人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赤水河畔的酒香在时光中沉淀,陈良艳沉浸在勾兑工作里,从舌尖上的毫厘之争到酒海中的万千气象,他始终以匠人之心雕琢着茅台酒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