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贵州工匠、贵州省劳动模范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表彰,这是刘鹏30年扎根一线获得的荣誉。
累计巡线7万多公里;500余次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节约电量3亿千瓦时;参与大型复杂的输电线路抢修200余次;参与隐患排查、事故诊断500余次;解决重大技术问题200余次;30年运检零差错、零事故……这是刘鹏30年坚守岗位取得的成绩。
刘鹏是贵阳供电局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高级作业员,同事都喜欢叫他“带电飞哥”,被誉为电网动脉的“外科医生”。
为什么是“带电飞哥”?“原因多着呢,第一,我们从事的带电作业,就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高压线路进行测试、检查、维修,他爬电杆最快,技术最高,完成检测检修的质量也最好;第二嘛,他对工作很‘带电’,兢兢业业,又特别细心,他对业务很‘带电’,业务上没有任何问题难倒他;他对创新很‘带电’,创新成果一大把。”提起“带电飞哥”,刘鹏的同事如数家珍。
刘鹏还有多项“独门绝技”:攀爬电杆、铁塔的速度,为贵州电网输电领域内数一数二,5层楼高的常规电杆十几秒就能爬到顶;排除故障、带电抢修的用时短、对带电作业综合技能的掌握等在贵州电网也是首屈一指。
刘鹏是一个对自己对工作要求特别高的人。同事举例说,制作拉线,他要求第1组和第100组之间误差不超过1厘米,上把和下把尾线的长度必须在300毫米至350毫米之间,尾线与主线之间的垂直度要接近0度,楔形线夹与拉线弧形的缝隙也必须为零。
这种看似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加上业务精通、技能精湛,刘鹏带领团队在技术创新的路上“高歌猛进”:先后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7次,二等奖4次;累计获得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28次、二等奖29次、三等奖58次;有89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