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对贵州提出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更高要求和特殊期许。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抓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特别是对重大项目提级统筹,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接续落地,“3533”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六大产业基地”聚链成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导向,瞄准政策风口强化项目储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谋划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基础,“五个聚焦”和“三张清单”工作方法,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成为贵州谋划项目做实前期工作的方法论。聚焦重大战略谋划项目。深入分析我省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高质量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近年来,贵州以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口岸作为支点联动发展,实现县县通高速、通航机场市(州)全覆盖,高铁、地铁从无到有,乌江“黄金水道”全线通航。聚焦政策规划谋划项目。紧扣“两重”“两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能源体系等国家重大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谋划储备一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优质项目。1月6日,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这是我省最大单笔产业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2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4万人以上。聚焦集聚平台谋划项目。分析研究“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省级开发区等集聚平台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现状,谋划一批平台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推动要素往集聚平台投、产能往集聚平台体现。目前,贵安数据中心集群已集聚23个数据(智算)中心,“中国数谷”算力底座愈发坚实。聚焦头部企业谋划项目。加强与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沟通交流,了解掌握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情况,谋划一批头部企业配套项目。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随着吉利、奇瑞等龙头企业先后在贵州布局整车基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纷纷涌入,“电动贵州”乘风起势、动能澎湃。聚焦群众需求谋划项目。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谋划一批民生事业领域补短强弱、提标扩面项目。2024年,贵阳贵安共谋划北京协和医院贵州医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高级中学等社会民生项目658个。

聚合力,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基础。众人拾柴火焰高。全省各级各部门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做好前期工作,持续助力一批批重大项目“破土而出”,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提升谋划能力。认真研究“两重”建设8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和“两新”4大行动20项重点举措,按照“硬投资”和“软建设”相结合等要求,分析梳理国家政策投向,2024年对全省各级部门、国有企业分管负责同志和项目管理负责人共400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帮助领会吃透政策精神实质。各级干部“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逐步学会运用市场化思维谋划项目、筹集资金、发展产业,谈项目、引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前期工作。制订2024年、2025年、“十五五”期间实施的重大项目“三张清单”,组织19个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梳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情况,集中编制前期工作推进计划。建立“两重”项目库,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建设资金增长61%。优化推进方式。进一步明确各地、各部门工作责任,压茬并联推进前期手续审批办理,改革省级前期工作专项资金投入模式。在推进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一期项目中,省有关部门并联推进用地报批、环评等手续,从获得用地预审批复到批准用地用时仅66天,以往办理此类手续需半年以上。

建机制,有力有效推动项目建设。立规矩成方圆,点滴间见真章。贵州结合实际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全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一图三清单”滚动落实。建立项目清单。分管副省长领衔8个领域项目专班,对应行业主管部门具体协调推进。在省发改委和省投促局分别设立“在建项目办公室”和“拟招项目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市(州)政府填报在建和拟招项目清单,梳理重大项目基本情况、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等。分级分类调度。各工作专班会同各市(州)逐个项目制订工作方案,每半月调度工作进程、每月召开会议汇总推进情况,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问题,定期通报相关情况,及时提出需请省政府研究事项。实行红榜制度。加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在建项目建成投产的、拟招项目落地建设的,列入“红榜”,拟招项目落不了地的退出清单后抓紧补充新项目,形成滚动更新机制。省发改委、省投促局分别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定期排名通报。省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听取各市(州)政府“5+3”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汇报,相关情况向省委常委会报告。

强保障,着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痛点。全省坚持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优化资源和要素保障,全方位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黔中城市群培育,西部陆海新通道、沪昆通道,白酒产业、算力保障等项目落地,以及乌蒙山、武陵山、乌江、赤水河等生态保护,在“三区三线”划定中妥善协调处理各类矛盾冲突,同时有序推进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依据真实有效项目落地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做到合理用地计划应保尽保。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实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针对承接重大项目落地的开发区,围绕项目落地承载需求,补齐铁路专线、供电设施等重点领域短板;针对发展潜力大、贡献度高的开发区,支持内外通道、污水处理、消防安全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兼顾其他开发区,有序推进未完工的标准厂房建设,推动主体完工的厂房尽快建成利用。完善财政金融保障。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投向等,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政策,引导信贷、保险、债券等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举办项目建设政金企融资对接会,推动金融机构授信贷款项目,有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

重实效,持续提升项目质量水平。实干为要,益为本。严格落实“过紧日子”和国家加强重点省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求,提出开展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求、范围和措施。2025年,全省安排重大工程项目3000个以上。严格开展项目提级论证。强化政府投资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管,对照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从严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按国家要求将提级论证由“每季度1次”调整为“随报随审”。全面梳理在建政府投资项目。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全省4000多个在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全面梳理评估,经多轮反复论证,慎重提出项目续建、停建、缓建的意见,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落实项目善后处置。加快停建项目已完成的建设内容审计结算,做好已建内容的“转固”和空余土地的处置工作。依法保障项目投资人、债权人合法权益,切实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争取将有融资需求的政府投资项目纳入国家“在建政府投资项目融资需求清单”,全力争取依法依规融资支持。

(执笔人:易筑君)

--> 2025-04-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1167.html 1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