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摄影报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正悄然逼近。
4月20日下午5点,毕节市百里杜鹃金坡景区上空乌云沉沉,空气凝滞。志愿者黄维维眉头一紧:要下大暴雨!
黄维维所在的党员志愿服务驿站位于百花坪景点,紧邻观光车站点,主要任务是引导游客乘车离园。此刻,察觉到暴雨将至,景区正有序组织游客到此疏散。
下午5点30分,游客刚刚汇聚到观光车站,乘车点外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声。
黄维维从拥挤的人群缝隙中望去,眼前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凉气:不是暴雨,是冰雹,已经密集得几乎遮蔽了视野。
刹那间,上千名游客往棚内涌来。黄维维躲避不及,被人群狠狠撞到身旁的护栏上,肋骨处传来钻心的疼,但她顾不上疼,迅速起身与其他志愿者配合,陆续将游客送上观光车。
半个小时后,冰雹停了,满载游客的观光车缓缓启动。黄维维则与其他志愿者领着少部分游客步行出园。晚上7点,随着百花坪景点最后一名游客安全离园,这场惊心动魄的“冰雹大疏散”落幕。
回忆当时的境况,黄维维仍心有余悸,“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就该在那样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第二天,百里杜鹃管理区对外公布了百里杜鹃的受损情况:金坡景区受损严重,普底景区影响较小。
出乎预料的是,志愿者们深情守护游客的事迹温暖了万千网民,他们并没有因为杜鹃花受损而减少对百里杜鹃的热情。冰雹后的第三天,百里杜鹃景区仍然接待了游客2.62万人次。
在普底景区,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的志愿者们仍然严阵以待。
4月23日清晨7点50分,26岁的黄亚红已在百里杜鹃景区普底红军广场的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准备就绪。
这位西部计划志愿者主要负责为游客讲述黄家坝阻击战的故事。此前,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他经过一周背诵万字解说词和反复演练,已成为景区红色故事的“活地图”。
相隔数公里的数花峰党员志愿服务驿站里,25岁的陈尔行正忙着烧第3桶热水。
这位共青团员已是第二年驻守驿站,在冰雹来临之前,他与同伴姜娅婷每天要烧12桶19升的桶装水。
连续半个多月的坚守,这个大男孩依然耐心十足,“游客们从各地赶来,就为了看一眼杜鹃花海,我们辛苦点不算什么。”
这三个服务站点,是百里杜鹃景区5个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的缩影。
2023年春季,面对单日突破10万人次的客流压力,百里杜鹃管理区党工委组织部创新设立服务驿站,组织80余名党员志愿者提供“歇脚休息、饮用热水、行李存放、应急药品、失物招领”等“5+X”服务。三年来,这支以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队伍已增至90人,累计服务游客超50万人次。
暮春时节,志愿者们的红马甲与杜鹃花海交相辉映,他们正以点滴服务编织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