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
暮色中的黔西南州兴义市,街灯渐次亮起,位于万峰林大道旁的“犀牛工厂”,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进入这里,仿佛闯进一个充满惊喜的青年磁场,欢声笑语与餐具的轻微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兴义土生土长的80后杨元钦感慨:“小时候记忆中的厂,大门紧闭了那么久,如今又活起来了。”
“咔嚓!”在工业风与异域风情元素碰撞的用餐区,25岁的游客小林正用手机拍摄。他指着窗户告诉记者:“看!这个水泥桌面,搭配上后面老木窗户做的调色板,形成奇妙反差,随手一拍就很出片。”
在犀牛工厂中,随处可见到这样的反差,旧工厂的机械、红砖、黄土墙等相互融合,瞬间能让人感受到艺术的氛围。
“时常有外地的骑行、拍摄博主,特地来到这里拍照,就为了感受这里的氛围。”犀牛工厂主理人姚勇表示,看到改造后的旧厂房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自己也很开心。“犀牛工厂的名字,是想体现力量与坚韧,也希望来到犀牛工厂的人都能取悦自己,享受当下。”
“烤肉很新鲜,调料的味道也很好,一边吃烤肉,还能一边听歌手驻唱,体验感棒极了。”
李甜甜和闺蜜下班后相约来到犀牛工厂酒咖烤肉店中大快朵颐,自从在网上了解到犀牛工厂后,李甜甜就成为这里的常客。梵花法式餐厅的烤鸡、周二晚店中的融合菜、27号餐吧的简餐小吃、二姐老火锅的重庆火锅等,她如数家珍。
“首先是视觉上每家各有特色,能放松能打卡。其次这里的美食也很有特色,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创意菜,能让我的味蕾和心灵同时得到慰藉,走进这里感觉就是一场美食与艺术的奇妙之旅。”李甜甜道出自己喜爱这里的缘由。“平时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后到这里放松一下,喝一杯咖啡,聚聚会拍拍照,就是我的解压方式。”
“我们的要求就是每个店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姚勇说,犀牛工厂的定位是“文化艺术园区”,开办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他希望靠着努力,靠着热爱,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将园区更好地呈现出来。“后期我们会以节日为主题,增加游戏、礼品、优惠等互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到这里,了解这里,喜欢这里。”
“喜事喜在心,要喝山翁青。”20世纪80年代,“山翁青”牌饮料属国内自主研发的天然草本植物汽水,曾是小有名气的饮料品牌,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山翁青”逐渐衰落,甚至一度消失在了视野中。虽然如今“山翁青”被收购重回市场,但部分旧厂房却空置了近20年。
“看到旧厂房的瞬间,我感觉像似曾相识。”姚勇感慨,看到厂房第一眼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决定租下来改造,打造一个属于黔西南的文艺园区,这就是犀牛工厂诞生的契机。
在姚勇及4位小伙伴的努力下,从2023年5月到2024年4月,20来亩的废弃厂房,在原有的工业痕迹上加上创意设计,打造成为一个极具风格的消费空间。
“我们2024年投入运营,目前园区内有8家大型店铺,另外还规划有30多个创意摊位。”姚勇介绍,带着儿时的情感记忆,希望后期能集合更多展示当地文化、有手工艺有创意的摊主到这里,让园区更有活力。同时,也让来到这里的客人享受满满的松弛感,得到更多有意思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