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百节之乡”的春日派对

肇兴侗寨游人如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 摄

侗族妇女唱响侗族大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 钱仕豪 杨晓波

民族节庆活动是黔东南的文化瑰宝,苗族姊妹节、侗族大歌节、鼓藏节、苗年、侗年等节庆活动蜚声海内外。每逢节庆,当地群众身着盛装,举行祭祀、歌舞表演、民俗竞技等活动,引来八方游客沉浸式体验“最炫民族风”。

春日的黔东南州歌舞飞扬,4月19日,苗族姊妹节活动还在继续,谷雨节又精彩开幕。

这个春天,“百节之乡”黔东南的各种节日你方唱罢我登场,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狂欢。

春风已将春意酿得愈发醇厚,黎平县肇兴侗寨一年一度的“谷雨节”系列活动开启。该节日是侗族传统节庆中兼具生产祭祀与婚恋文化内涵的重要节日。

开幕当天,在寨门前,村民以“侗寨笙歌”喜迎贵客,在“谷雨农耕”续传承活动中,游客观看一场侗家人犁田插秧的农耕场景。

在台江县,游客还在浓郁的节日风情中流连忘返。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清水江畔的台江苗寨,都会迎来一场跨越千年的约定——姊妹节。青年男女们聚在一起,以糯米饭为信,以歌传情。

这个以苗族传统婚恋习俗为基础的节日,在今年4月12日,以全县9个苗族支系万人盛装巡游开场,成为姊妹节50多项系列活动中的重头戏。

此次姊妹节系列活动,不仅注重呈现苗族群众的日常生活,还注重游客的体验感,老庚摸鱼、千人盛装踩鼓、篝火晚会、盛装拦门迎宾、婚俗表演、划龙舟体验等50余个体验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

广东游客黎女士,一路跟一路拍,直呼“这趟旅程赚翻了”。

而距离台江县城17公里的红阳苗寨,也因游客的接踵而至变得忙碌起来。这个被群山、古树环抱的苗寨,吊脚楼沿山势而建,清澈的溪水欢快地流淌。得益于被列入台江县精品旅游线路中,最近两年,苗寨的游客接待量可观。傍晚,一家名为花拌塘的民宿内,负责人张虎正忙着招待客人,“姊妹节一过,我们就进入旺季了。现在客房基本上需要提前预订。”

节庆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文旅赛事也是“停不下来”。在“村超”的绿茵场上热情追逐、在“村BA”的赛场上挥洒汗水、在“村T”的T台上自信走步、在“村歌”的舞台上尽情歌唱……

黔东南州凭借“村超”“村 BA”以及丰富多样的民族节庆活动,巧妙搭建平台,深度挖掘文化旅游与体育消费潜力,精心营造文体旅融合的新场景,不断放大“乘数效应”。

4月13日,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启动仪式暨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走进台盘村活动在姊妹节期间启动,今年全国“村BA”设有“潮艺焕彩·村集”“悦动耕新·村趣”“田园牧歌·村游”“赛启新程·村谈”“公益助农·送体育下乡”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

谷雨节系列活动期间,黔东南州还同步举办贵州肇兴侗寨2025“村歌——让世界听见”开幕式。这个依托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的文化旅游品牌IP,以村寨歌队为主力,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常态化打造结合村歌、器乐演奏、舞蹈、村集市、村锅等为一体的文旅活动,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合唱团前来参加。

在旅游业迈入深度体验的当下,黔东南州深挖苗族侗族文化富矿,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火花,借助“跟着赛事去旅行”效应,当地酒店、餐饮、文创产品和农特产品的销量实现显著增长。

据统计,黔东南州2024年全州共接待游客870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4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6.64亿元,同比增长11.51%。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计划,力争2025年,旅游人次突破1亿人次、粤港澳大湾区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新增旅游市场主体突破1万家以上。入境游客突破15万人次,省外游客突破2500万人次,过夜游客突破2800万人次,人均消费突破1150元。

--> 2025-04-2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0683.html 1 “百节之乡”的春日派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