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丽)“超薄浮法玻璃可应用于电子、微电子、光电子、汽车等领域,市场价比普通浮法玻璃价格高约10%至20%。”4月16日,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销售科业务员罗峰向记者介绍。
该公司位于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是黔东南州玻璃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今年,这家公司的技术团队开始向超薄玻璃领域发起攻关,3月中旬成功生产2毫米超薄浮法玻璃,月底又成功生产1.8毫米超薄浮法玻璃,实现了黔东南州玻璃制造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熔化、成型、裁切、分流……只见全自动生产线上,一张张平整且清澈的超薄浮法玻璃有条不紊地“跑”出来。
据介绍,该公司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反复试验调整生产工艺中的温度、拉边机等参数,同时破解超薄玻璃装箱难题。目前,首批1.8毫米超薄玻璃已顺利进入市场。“发往广东东莞,用于家电面板玻璃。”罗峰说。
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由河北海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地面积1650亩,总投资48.8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18亿元,建设两条700吨浮法玻璃线,首条已投产,第二条基本达到点火条件。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