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在火热实践中锤炼“行家里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36天,占地约107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项目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快速落实项目备案、购地等前期手续,跑出了新招引项目的“加速度”。这背后,是红花岗区投促局牵头组织10余家关键单位,通过靠前服务招商企业的一次有效座谈,解决了企业快速办理手续的核心诉求。

今年一季度,红花岗区新签约项目16个,其中亿元项目9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作为企业“服务员”,区投促局业务骨干贺小南长期活跃在招商营商一线。“招不招得进?稳不稳得住?首先看全要素服务保障。”面对新挑战,贺小南认为没有捷径,只有全心全意服务好企业,才能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发展。随着一个个项目落地投产,贺小南感慨:“服务企业无止境,护航发展不停歇。”

身入一线,更需心入一线。近年来,红花岗区将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战场,引导党员干部在火热实践中锤炼作风、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

能力本领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干部成长既需要个人努力,也离不开组织培养。当前,红花岗区着眼扩大增量、优化质量,从源头上把好干部“入口关”,为年轻干部配备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双帮带导师”,帮助其补短板、减差距;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人才培养等专题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完善粤黔东西部协作挂职、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锻炼等制度。

红花岗区延安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亚鹤,在广东珠海高新区挂任商务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一年里,将其总结为“一趟打破思维惯性的淬炼征程”。“大湾区丰富的改革创新经验让我大开眼界。”王亚鹤说,这不仅是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干事创业的宝贵财富。

能力提升了,如何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红花岗区委组织部干部调配股股长罗俊杰表示:“坚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协同贯通,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化改革、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取‘真经’、学‘真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红花岗区注重把功夫用在平时,把考察放到一线,以实干实绩为准,激励党员干部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从北京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到区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高天雨自去年2月履新以来,始终把服务企业的担子稳稳挑在肩上。身份变了,不变的是干劲。“当好‘店小二’,妥善处理各类问题诉求,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利好政策,全方位护航企业发展。”

作为“90后”年轻干部的高天雨,历经公安、纪委、街道办等岗位锻炼,成长为正科级领导干部。

干部干得怎么样,组织最清楚。近年来,红花岗区提拔使用干部250余名,切实树立了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

--> 2025-04-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0562.html 1 在火热实践中锤炼“行家里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