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西南州普安县检察院

探索国家司法救助新路径

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彻底改变了黔西南州普安县江西坡村民陈某欢一家生活。失去自理能力和语言功能的丈夫、巨额的医疗费用、养四个孩子的经济压力,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益于普安县人民检察院的雪中送炭,及时为陈某欢家争取10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金,并组织全院干警进行爱心捐助帮助其渡过难关。如今,检察官多次回访发现,陈某欢其女大学毕业,其子参军,家庭经济状况显著改善。

陈某欢一家从陷入困境到重拾生活希望,是普安县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国家司法救助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从“单兵作战”到“多方联动”。普安县人民检察院打破传统个案救济模式,构建“检察+N”协作机制。2020年,联合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遗孤胡某(未成年人)开展跨省救助,协助发放司法救助金,并通过三方协商争取到学业救助款。2023年,该院联合普安县教育局、民政局等10家单位出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实施意见》,并创新签订《司法救助金发放使用监管协议》,首次以“分期发放”形式确保资金用于教育、生活核心需求。同时,联合普安县妇联建立困难妇女儿童救助机制,争取社会救助款,形成“经济+教育+心理”立体救助模式。

从“等案上门”到“送暖入户”。2022年,该院发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脱贫户苏某某因丈夫、儿子接连遭遇意外陷入困境后,跨区域开展“上门服务”,帮助代书申请、调取证据,发放司法救助金6万元,并协调民政、教育部门落实低保及子女教育资助,防止因案返贫。通过开展司法救助“上门服务”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和开支,实现了群众“少跑路”“不跑路”。

从“救急解困”到“长效护航”。在救助陈某欢一家过程中,普安县人民检察院始终落实“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长效机制,定期对被救助人进行持续回访,不断传递检察温情。其中,鼓励支持陈某欢发展茶园种植和务工,帮助了其家庭增收。

据统计,自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落地以来,普安县人民检察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06件,救助166人,发放救助金222.68万元。

未来,普安县人民检察院将聚焦强化数字赋能、深化乡村振兴衔接与拓展长效帮扶三大方向,开发数据筛查模型智能推送线索,覆盖“沉默的困难者”,同时倾斜救助农村困难群体,探索联合公益组织设立专项基金,通过就业培训、医疗援助推动“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帮扶”转型,实现从“精准滴灌”到“普惠共享”,让司法救助从“解一时之困”升级为“护长远民生”。

(谭贤)

--> 2025-04-22 黔西南州普安县检察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50524.html 1 探索国家司法救助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