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杨)春耕时节,黔南州惠水县芦山镇硐口村的麦田已泛起层层绿浪。芦山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员罗斌早早赶到麦旁坝区,三十多名村民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田间课堂即将开讲。
罗斌拔起一株麦苗,指着根部暗褐色的斑点说:“这是纹枯病初期症状,现在用井冈霉素兑水喷雾,成本低还高效。”村民朱丽凤赶忙拍照记录:“以前以为黄叶是缺肥,乱打药白花好多钱!”
培训中,罗斌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操作、互动问答等形式,手把手教农户识别病虫害、科学配药、合理施药。他还专门准备了简易版的“防治日历”,用图画标注出关键防治时间点,方便农户掌握。同时,农技队带来的绿色防控“三件套”诱虫板、性诱剂、生物农药,让农户们耳目一新。
夕阳西下,不少农户还围着罗斌咨询问题。他的电话号码和微信被村民存入手机,培训延伸为全天候农技服务。“农户对技术的渴望很强烈。作为农技人员,我们不仅要传授技术,更要用心倾听农户需求,把复杂的知识‘翻译’成简明易懂的语言。科技下乡,关键要下到群众心里去。”罗斌说。
近年来,惠水县扎实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四统一”模式,大力推进“百名农技专家下乡”活动,延伸农业技术服务触角,助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