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贵州省委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进行安排部署,强调“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体现了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党和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重视。近年来,共青团贵州省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以全力推进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举措、全过程服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充分就业、更好发展。
紧盯青年需求,强化引导促就业
做好动态监测。组建调研组开展地区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将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作为就业观测点,精准掌握大学生就业动向。联合省社科院建立全国首个省级青年发展研究院,将青年创业就业内容纳入《贵州青年发展蓝皮书》选题及固定板块进行分析研究,先后发布《贵州青年就业观念、就业准备分析报告》《贵州青年创业就业发展报告》等7篇研究报告,将“贵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体系研究”等21个课题纳入2023—2025年贵州青年发展研究课题选题,精准把脉青年创业就业现状及需求。
开展就业指导。开展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指导高校团委常态化开展就业观念引导主题团日活动,邀请在各行业、各领域矢志奋斗的青年就业榜样,面向学生开展宣讲活动,通过“进支部、抓宣讲、送服务、树典型”等举措,引导大学生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宣讲134场次,覆盖学生4.39万人次;举办“就业起跑线”贵州共青团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讲座23场次,参与青年超过8000人次。
优化政策供给。推动将支持青年优先发展有关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以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系统性推动青年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截至目前,围绕青年就业重点领域,出台青年发展政策587个,集成青年政策960个。依托贵州大数据资源禀赋建设“贵州青年卡”综合服务平台,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岗位查询、创业贷款咨询、就业技能培训等系统性服务,同步打造集政策汇编、展示、检索于一体的“青年好政策”专项,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撑。
紧盯能力提升,搭建平台促就业
抓业务培训。连续6年实施“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培训项目,涵盖乡村创业实操、乡村旅游、精品农业、金融政策、电子商务等培训内容,累计组织全省1.56万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乡村创业青年、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家庭青年农场主等参加培训,并择优选拔优秀学员赴清华大学免费参加“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新农人工作坊”线下交流培训班。连续三年组织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根据学员需求分层分类设置农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主、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等培训班次,先后前往四川、陕西、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区)开展实地学习,有效提升青年群体就业能力和水平。
抓岗位见习。推进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组织好省、市、县等各级政务实习,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乡镇、街道实习实践活动。2024年以来,发布实习岗位7.12万个,参与学生3.5万人次;组织高校开展职场体验79场,参与学生7.09万人。梳理20所省属高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科研项目,启动省属高校与100家优质企业的结对工作,通过校企共青团结对协作,拓宽大学生实习实践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和科技支持。
抓技能竞赛。聚焦“全域育人、全程创优、全面提质”目标,推动全省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创新创业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三年来,组织发动全省共计78所学校、50万余人次、6.4万件作品参加“挑战杯”竞赛,参与高校数、人数、作品数及终审决赛成绩屡创历史新高;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6年举办贵州省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发现了一批宣传贵州旅游、传承民俗文化、助力产业发展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常态化组织实施“振兴杯”“创青春”等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青年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紧盯拓宽渠道,联动资源促就业
注重项目扶持。持续实施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乡村振兴基层项目,围绕“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五大类别,有效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2024年共新招募588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省内130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岗服务,地方项目实施规模全国第一。在广东省探索“驻外团工委+春晖联络处+劳务协作站”的阵地共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活动共办、服务共融机制,统筹全省各级团组织开展“春晖行动·风筝计划”专场招聘会17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955人。
组织精准帮扶。实施共青团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将高校有就业帮扶需求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高校团干部建立结对,开展定点帮扶。2024年以来,已完成结对5053名困难家庭毕业生,目前已经帮助4508名学生成功就业。联合贵州银行、贵州省信用联合社、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推广“青惠贷”“青扶贷”“农青E贷”等惠青金融产品,近三年来发放贷款80016笔,共计58.5亿元,在全省同步建立154个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有效帮助青年自主创业实现灵活就业。
实施拓岗招聘。统筹组织好省内综合性招聘活动,发动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所在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2024年以来,在贵州大学、贵州商学院、贵州人文科技学院开展“千校万岗·央企云招聘”招聘活动8场,共计提供1549个岗位;在贵州理工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等学校开展“千校万岗·就业有未来”招聘活动39场,共计提供4151个岗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富矿精开”“旅游产业化”招聘专栏,共计提供8083个岗位,有效拓宽青年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