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 蒋鸿琪
4月3日,记者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国贸购物中心看到,商家各种优惠活动引人驻足,不少市民在各个商铺、摊位前挑选商品,或享受美食,或游玩体验……消费热情高涨。
位于大十字的国贸商圈是凯里市的地标商圈,这里汇聚了珠宝首饰、服装日用、儿童乐园、美食影院等商品和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这里商铺很多,人气也很旺,吃的、穿的、玩的都有,非常方便。”市民李悦昕说。自2017年投入运营以来,凯里市国贸商圈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气,目前拥有300余个优质品牌入驻,并于2023年9月被贵州省商务厅评选为“省级商圈”。
除了商圈经济的繁荣,凯里市还因地制宜,打造各类特色夜间消费集聚区,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当夜幕降临,在凯里市未来城城市之门广场前的“夜·凯里——追梦市集”,由一辆辆小车组成的“后备箱市集”开始热闹起来。“我从前年4月摆到今年,已经是第3个年头了,生意挺稳定,客流量很多。”摆摊的石老板说。
除了“夜·凯里——追梦市集”,凯里市特色小吃一条街的永乐路也是热闹非凡,这条长度为800余米的街道,两侧拥有烧烤、小吃、酒吧、KTV等饮食、娱乐商家130多家。“我是从丹寨县过来的,在这里开店有10多年了,每天下午6点营业,现在每天来消费的顾客有800人次左右。”永乐路丹寨富硒冰杨梅店熊老板说。
随着夜经济的蓬勃发展,凯里市还将目光投向文旅产业的培育与推广。位于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的“绣里淘集市”便是其中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来“绣里淘集市”游玩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精美的民族服装、银饰等,不断吸引游客驻足欣赏、询问、购买。
“第一次来凯里,网络平台给我推荐了这里。看到很多喜欢的东西,买了不少手工银饰,这里真的很不错。”来自广东的蔡女士说。
除了节假日,每逢周四、周五都是“绣里淘集市”赶集的日子。这两天,无论是集市里面,还是外面的广场、长廊,都会摆满新刺绣、老绣片、银饰、蜡染、木雕、文玩、香包等民族工艺品,吸引着省内外游客前来“淘宝”。“我们把苗族传说故事绣在绣片、背带上,经常有上海、杭州、成都、广州的客人来买去收藏。”来自台江县的绣娘潘玉珍告诉记者。
据统计,自2023年开市运营至今,“绣里淘集市”汇集了来自云南、广西、湖南及本地的600余户商户入驻,接待来自国内外游客20多万人次,交易额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