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春风”吹来 送岗位促就业

凤冈县莹奕内衣厂负责人陈海(左)指导新上岗员工操作。

凤冈县融媒体中心 饶云

又是一年“春风”起。遵义市凤冈县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务工群众积极返岗开工,有的在企业生产车间干活,有的登上劳务专车外出务工,有的接受当地人社部门技能培训后自主创业……有力度、有温度的措施托举起老乡们对更好工作、更高收入的向往。

家门口上班,返乡就业有机会

4月2日,位于凤冈县凤翔社区创业就业园的凤冈县莹奕内衣厂生产车间里,机声阵阵,裁剪、收头、封头……一张张布料经过10多道工序,摇身变成一件件完整的内衣。

“本地找工作机会很多,厂里的订单都接不过来。”凤冈县莹奕内衣厂负责人陈海一边帮助新上岗的工人熟练操作一边说。

陈海今年30岁,曾在凤冈县一家内衣企业当了10年的培训技师。2024年,他另立门户,成立凤冈县莹奕内衣厂。

前几天,陈海接到来自印度的一笔内衣大订单。车间差人手,他立即向凤冈县人社部门寻求帮助,人社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发布招工信息,两天时间就为内衣厂招到6名工人。

“现在,内衣厂工人已达到42人,正满负荷生产,预计今年产值会达到800万元以上。”陈海说。

“家门口上班,不仅能照顾读书的两个孩子,每个月还可以领到三四千元的工资。在厂里上班真不错。”一旁新到岗的刘定柳说。

刘定柳是凤冈县何坝街道水河村人,前些年一直在外务工,2024年返回家乡,有幸在这次内衣厂的招工中找到满意的工作。对她而言,返乡,就业同样有好机会。

点对点专车,出门务工有保障

刘定柳选择回乡,也有人继续踏上外出务工的征途。

凤冈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今年的春风行动中,凤冈县一趟趟务工专车,为群众的出行带来便利,也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凤冈县土溪镇大屋村村民任亚菲,已在广东省珠海市务工5年。今年,她第一次坐上务工专车。

“年前就有人来村里宣讲政策,建议我们报名坐专车。”任亚菲说:“以前只知道坐火车。现在有专车了,不但免费,政府部门还为每个人准备了随行的生活礼包,既安全又安心,太好了。”

5年前,任亚菲大专毕业,随父母在珠海市一家模具公司做设计。那几年,她从新手变成熟练工,月薪也从3000多元涨到6000多元。

“我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学历提升培训,准备考本科文凭。等文凭拿到后,工资会更高,日子会更有盼头。”任亚菲说。

据了解,为保障务工专车安全行驶,凤冈县和珠海市两地人社部门均投入大量精力,从组织企业招聘,到敲定接送方案,再到准备生活礼包,工作人员从年前就开始忙活,只为让老乡们安心返岗。

同时,凤冈县还通过东西部协作,在珠海市建立劳务协作站,紧密对接当地岗位需求,帮助解决务工人员的各种诉求。

“今年凤冈县到省外务工33999人,有组织输出24668人。其中,通过返岗包车等活动,‘点对点’输出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劳动力有566名。”凤冈县就业局局长徐德华介绍。

技能再培训,创业增收有前景

一技在手,增收不愁。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的兴起,线上销售农特产品深受人们的追捧。今年春节刚过,凤冈县人社部门就抢抓机遇,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期网络创业直播培训。

“一年之计在于春,培训工作也得抓早。”凤冈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张昌志介绍。

近年来,县人社部门依托珠海市香洲区电商直播基地,组织县内电商企业和电商从业人员开展培训。目前,全县电商直播从业人员达到200多名,电商直播正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直接带动就业1200人以上。

吴宗维是凤冈县新建镇新建社区村民,经营着凤冈县黑妹生态养殖场,经过电商培训后,尝试做起了电商直播销售牛肉。

“直播销售渠道真的不错,一个早上就可以把一头肉牛卖完。”吴宗维说,尝到甜头后,养殖场的经营手段也开始转变,经济效益成倍增加。

“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发挥政企合作优势,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等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实现稳岗就业增收目标。”凤冈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献萍说。

--> 2025-04-0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9614.html 1 “春风”吹来 送岗位促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