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贵璇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政策引领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需要通过平台搭建、机制创新与要素重组,推动科技与经济“双向奔赴”,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最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135万件存量专利,超94万件被纳入可转化资源库,与45万家企业精准对接,折射出制度创新对要素流动的撬动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推动技能强企方案的实施,更凸显出人才成为创新要素配置的核心变量。
要加快促进“双链”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必不可少,随着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的逐步完善、技术经理人体系兴起,有效打通了实验室与生产线间的堵点。随着1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中试活动,2400多个地方中试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使新技术产业化周期大幅缩短。深圳科技成果超市的“货架经济”,正以市场化思维重构创新生态。
市场需求的牵引力与科研供给的支撑力要形成合力,就需要加快完善“企业出题、院所领题、联合答题、市场验题”的创新路径,通过创新驱动释放新质生产力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