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3月28日,毕节市织金县三甲街道化落村的贵州锦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摩天冲磷矿区内,机器轰鸣,车辆往来穿梭,采矿、选矿、出品等环节有序运转。
总投资12.1亿元的摩天冲磷矿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9月正式投产,全面投产规模可达每年250万吨。待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经营收入超12亿元,年利润超6亿元,每年创造税收超3亿元,还将带动上千人就业。
在摩天冲磷矿区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紧盯大屏幕,密切监控各项关键参数。井下通风压风设备在系统与人工协同操控下稳定运转,源源不断地为井下作业人员输送着新鲜空气。
该公司工程师熊文浩介绍,公司已完成井下采区人员定位、监测监控、应急广播及通讯联络等信息化系统搭建,同时在选矿厂生产全流程构建自动化DCS系统。当下,内部数据中心、AI智能视频监控及综合管控平台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据介绍,数据中心等项目预计于年内完工,届时矿山将拥有“智慧大脑”。熊文浩表示,数据中心与管控平台投入使用后,各子系统将实现互联互通,达成数据的集中采集、共享及处理,实现从基础底座到数据应用、管理平台的全方位联动,加速矿山智能化建设,推动公司开采与选矿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2024年9月投产以来,摩天冲磷矿已累计产出42.8万吨,矿区精矿品位超90%,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已实现超4亿元营业收入,利润超2亿元,为地方财政贡献超5000万元税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沿着矿区道路前行,目光所及之处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与印象中的传统矿山大相径庭。自项目落地,公司便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井下,刚开采出的原矿顺着传送带被送往选矿区,进入后续生产流程。与此同时,尾矿与水泥混合后的填充物,沿着管道抵达填充区,将采挖区域重新填满。
“充填式采矿法让尾矿‘变废为宝’,成为采空区的‘填充物’。”公司选矿厂副厂长卓知杰说,采挖时,将尾矿与水泥混合回填采空区,既能有效防止围岩坍塌,保障矿山开采安全,又解决了尾矿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废水处理厂房内,一套一体化装置循环处理系统高效运转。卓知杰介绍,选矿厂采用单一反浮选方式选矿,选矿过程产生的废水,经管道收集后,可直接回用于选矿生产。目前,矿山废水循环利用率达100%,实现污水零排放,降低了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我们不仅要开好矿,更要护好环境。”
临近下午6点,矿区工人们陆续下班,公司门口的街道瞬间热闹起来。来自安顺的曹云芬在自家店铺前,笑意盈盈地招呼着顾客,热气腾腾的包子、卤蛋和金黄酥脆的炸土豆,吸引了不少往来的工人。
去年底,曹云芬来到三甲街道化落村,租下门面做起小生意。“没想到收入还挺可观。你看,这条街上有20多家餐饮店,好多都是因为矿区建设才开起来的。”曹云芬说。
项目的建设如同强力引擎,带动了运输、餐饮、住宿等产业蓬勃发展。周边不少村民摇身一变,成为矿区建设者、采矿工人、选矿技术员和负责设备维护、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
为了让员工们能更好适应岗位,公司定期组织技能培训,讲解先进技术和操作方法,确保员工都能熟练胜任工作。“从项目落地建设到投入生产,直接或间接创造10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公司计划财务部部长张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