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良胜
“哒哒,哒哒……”近日,贵州华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智能缝纫设备制造产业培养班的学生们正忙着进行智能缝纫设备的编程和操作实践。
“去年我们提出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政府迅速行动,以县职校为平台建成了‘智能缝纫后备人才培训班’。现在培训班有60多名学生,今年毕业后就能直接入企上岗。”华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坤松说。
余庆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科技人员结对帮扶、校企联动育才“三个机制”。
“余庆县重点选派了18名懂产业、懂市场、懂政策的县级领导干部与84家园区企业建立点对点包保联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崟说。
余庆经济开发区办公室主任宋昌煜作为企业包保联系干部之一,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及时了解联系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在党的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
针对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余庆县推动18名省、市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组建5个产业服务组,每名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2-3家企业或合作社,共同开展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服务。同时,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连接。
贵州球韵体育用品公司负责人甘金生说:“我们反映的困难,包保联系干部都会想办法解决。在他们的帮助下,政府今年帮我们解决了厂房、用工困难,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杨崟表示,余庆县将进一步完善“三个机制”,推动更多干部人才下沉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推特色产业转型发展。
目前,余庆县已形成结对帮扶700余人,发放资料25000余份,深入现场指导5000次,储备技能人才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