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罗国莉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贵阳市乌当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探索农村综合性改革路径,力求走出一条具有乌当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其中,“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成效显著,不仅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潜能,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乡村文旅的特色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从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资本和人才下乡等方面强调要推进城乡要素流动。同时,《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等文件也为贵阳市乌当区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乌当区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推出了“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
项目以偏坡村、王岗村、马头村为试点,依托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的农村资源资产交易系统,全面摸清闲置农房底数。通过无人机与人工测绘相结合的方式,摸底5500户农村房屋情况,为后续的产权交易和乡村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持。
在闲置农房盘活方面,乌当区创新探索了多种模式。对于家庭部分闲置房间,通过装修改造后出租,吸引游客,探索村集体统一经营模式;对于一户多宅的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此外,乌当区还创新了“一房一院一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打造“农文旅、农康旅、农商旅”等乡村文旅品牌。
2024年,乌当区“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奖补、闲置农房改造工作稳步推进。目前,三个试点村已完成102户闲置农房改造,直接带动102户农民完成闲置农房的挂网(贵阳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工作,提升了财产性收入;并完成2023年入股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闲置农房的挂网交易工作,辐射带动200户农民受益,有力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总投入600万元,其中综改资金300万元、社会资本300万元。资金的合理投入和使用,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民族村寨的新兴活力
偏坡村以其独特的布依族风情、规范化的产权交易体系以及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作为试点村之一,偏坡村率先推行农村产权交易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明确各类资源的流转程序,确保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农村资源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目前,偏坡村已识别出超过110户的闲置农房资源,超过六成的农户展现出极高的积极性与参与意愿。
偏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胜江表示,在规范化的产权交易体系支撑下,偏坡村的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已有40户农户成功实现了从闲置农房到农家乐、民宿的转型,完成2024年闲置农房的挂网交易36户,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寨农民受益、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偏坡村乃至整个乌当区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馨香园农家乐经营者陈维秀说:“我家能同时接待200多名游客,一直经营得不错。近两年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得很好,我们也转型发展做乡村旅居,将自家的闲置农房改造成6间客房,深受游客喜爱。我将把‘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奖补资金用到民宿的进一步改造升级中。”
偏坡村党支部委员、返乡创业青年陈胜国自2020年回乡创业,经营景尚·原舍民宿,以身作则带动群众致富。他说:“乡村文旅发展劲头很足,景尚·原舍民宿自从开业以来,每年6月到8月旅游旺季都是满房。在政府关心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将乡村文旅做得更好。”
寻味美食的旅行体验
王岗村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农村产权交易的号召,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作为试点村之一,王岗村获得了政府的扶持资金,用于农家乐的提升改造、经营规模的扩大及闲置农房的盘活。
王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花葵介绍,去年,村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动员村民们参与到“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中来,不少村民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目前王岗村完成2024年闲置农房的挂网交易25户,我们将持续做好这项工作,在旅游旺季再次擦亮‘庖汤’第一村的亮丽名片。”
王岗村第一批农家乐经营户文琼说:“我们月月红花院农家乐2009年就开办了,有8个包房,这十多年来,回头客很多,一直经营得不错。这次得到政府‘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奖补资金,非常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将会把资金用在继续扩大经营规模上。”
连日来,荷花院农家乐老板花兴川正在改造民宿的木质楼梯,他的妻子龙梅说:“我们2009年就开办了农家乐,算是王岗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去年在村委会的动员下,我们将家里闲置的房屋装修了10个标准化客房,得到了政府的‘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的奖补资金。”龙梅表示,她家的民宿今年避暑季到来之前就能接待游客了。
旅居民宿的崭新篇章
2012年,马头村凭借其卓越的农业产业转型成果脱颖而出,成功打造葡萄种植基地,不仅引领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马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正勇介绍,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近千亩,2024年总产量超过900吨。农村产权交易在马头村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平台,村民得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流转出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马头村村民黄文其介绍,她和丈夫从2020年开始经营方瑞园旅居农庄,从以前的10个客房增加到现在的15个客房,这几年通过对设施不断改造提升,已成为标准化民宿。“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的奖补资金,我们有信心把乡村旅居做得更好。”
同村的源兴居乡村旅居民宿农家乐经营者罗方禄表示,民宿自2019年运营以来,生意一直红火,拥有12个标间和3个包房及两个大露台。这次得到的政府“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奖补资金,将会用来提升改造客房和环境。
马头村第一家农家乐的经营者陈刚说:“自从2015年开始经营农家乐以来,在政府支持下,自己陆续投入十多万元对包房、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客源非常稳定。这次得到政府的‘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奖补资金,深受鼓舞,将会把资金用在农家乐的提升改造上,通过平台引入社会资本,继续把农家乐规模做大。”
乌当区“乡村文旅”农村产权交易示范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乌当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乌当区将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资源交易市场建设,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持续推动“农文旅”“农康旅”“农商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更多村民共享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