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停车后,为何车窗玻璃被贴成“大花脸”?

被贴成“大花脸”的轿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曼 陈龙 田儒森

近日,贵阳市民张先生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贵阳经开区锦江路道路两侧规划的停车位,有收费人员打着“土地属中院村所有”的名目收费,甚至对未交费车辆张贴难以清除的贴纸。

究竟是什么情况?3月14日上午,记者与留言网友取得联系。

“此前该路段停车一直正常收费,但这段时间不对劲了。收费人员发现车主欠费时,除了张贴收费单据,还会在车辆挡风玻璃或者侧窗玻璃上张贴‘欠费禁止停车’‘请及时驶离’提示贴纸。”

张先生表示,自己的车也被贴过,很难清除干净。“甚至有的车被贴了七八张,正好挡住驾驶视线。”

他也询问过收费人员,对方称是替中院村收的,理由是这片土地归中院村所有,但无法提供收费的证明或依据。

张先生认为,即使欠了停车费,也应通过电话或其他正规渠道通知车主催缴,而不该用这种方式。

随后,记者来到锦江路走访看到,中院村路段两侧均设有停车位,部分车辆挡风玻璃上确实贴有张先生所说的黄色贴纸,还附有停车缴费单。

现场有一位身穿红色马甲的收费人员,但记者上前询问相关情况时,他只回答:“你可以打收费票上的电话咨询。我只管贴单收费,其他的不知道。”

记者按收费人员的提示拨打了电话,接线人员表示,该路段因未交付,目前由中院村村民管理,对于多次停车不交费的车主,村民会张贴告知单劝离。

当记者询问收费主体具体名称时,接线人员未予正面答复,而是称:“你该交费就交费,交了费自然就清楚了。”

“连交费的主体都不明确,我们该如何交费呢?”记者进一步追问。

“你可以选择不交,路边有公示牌,自己看。”接线人员的态度依然很强硬。

眼见没法交流下去,记者换了个问题:“车上的黄色贴纸又是谁贴的呢?”

接线人员明确表示:“不清楚,收费员的职责只是收费。那些被贴纸的,都是之前欠费的。”

结束通话后,为了进一步取证,记者找到现场停车收费公示牌,上面显示收费标准由贵阳市物价局制定,收费单位标注为中院村、锦江路业主。记者又扫描现场车辆停车收费单的二维码,显示收费主体是贵州停多乐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现场了解到的情况,记者前往中院村村委会进行核实,村委会回复称,锦江路停车费相关事宜,由在该路段有房屋及门面的村民代表自发管理、收费,村委会未参与。

“天眼问政”栏目就此事进行报道后,中院村迅速响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贵州停多乐科技有限公司、锦江路沿线商铺业主代表等多方开展联合调查,最后查实,贴纸是贵州停多乐科技有限公司所为。

在随后召开的协调会议上,平桥派出所就贵州停多乐科技有限公司的做法进行告诫,责令其立即停止此行为;贵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经开区大队责令路段经营方尽快完善停车场备案;中院村要求经营方、收费员不得再以“中院村”名义收费,同时依规管理、维护停车场正常秩序。

该路段是否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还居民群众正常的停车、出行环境?“天眼问政”将持续关注。

--> 2025-03-3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8978.html 1 停车后,为何车窗玻璃被贴成“大花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