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灿璧 蒋鸿琪
“小朋友,不要靠近河岸,请赶快离开。”3月14日,黔东南州黎平县洪州镇的纪委委员杨承袭查看智能监控系统时,发现有小孩在洪州河边玩耍,他立即通过广播提醒小孩撤离,并将信息实时发送至镇上安全管理人员的手机上。
杨承袭能及时提醒,得益于洪州镇的数字乡镇智慧平台。这一平台始建于2022年,通过三年建设完善,已整合设置智慧大屏、视频监控、天翼云播和人工智能等板块,并与省平安黔哨乡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依托数字乡镇智慧平台,农村森林防火、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防溺水等工作都能“云端”开展。
在关键河口码头,能看到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线感应装置。一旦有人靠近潜在危险区域,系统会立即触发警报,有效预防溺水危险。
数字智能技术不仅全天候值守,算法中更暗藏温情。“有次我生病在家,是镇上干部和村干部通过摄像头发现异常,主动上门查看,让我感觉到温暖。”塘冲村独居老人姚大爷说。
这样的“智慧牵挂”,已助力洪州镇成功处置32起独居老人突发状况。
洪州镇的数字乡镇智慧平台不仅可用于安全监控和矛盾纠纷化解,还落脚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学校、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管,重点人群的管控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位于洪州镇的洪州小学拥有1000多名学生。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并设置了特定的时间段进行监控。一旦在非上学、放学阶段有人员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就会立即发出预警,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系统有上学模式和放学模式,会自动切换。这个‘电子保安’比10个值班人员还靠谱。”洪州小学校长赵光珍说。
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洪州镇积极推动党建网格、文明创建网格、政法综治网格、民政网格、司法网格等“多网合一”,形成一张覆盖全镇、统一管理的综合网格,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的共享。网格员和村、镇相关部门能及时发现和上报问题,提高了治理效率,做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