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嘉琪 梁晓琳
3月22日,黔南州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螺蛳壳万亩茶山热闹非凡,2025年都匀毛尖茶春茶开采仪式正在举行。
阳光拨开浓雾洒在漫山遍野的茶园上,茶树枝头上的新绿泛着点点金光。身着盛装的村民们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喜悦的是都匀毛尖吐新绿,期待的是致富路上茶飘香。
阳光下,五湖四海的茶人们欢聚一堂,欢欣鼓舞地忙碌着春天的茶事。
茶山上,茶农们挎着小茶筐,穿梭在茶树间,熟练地采摘着新茶。说起都匀毛尖茶,茶农罗小银对这个春天充满期待,“我对今年的茶叶销售很有信心,3月初就有50多位老客订茶,都是10斤、20斤地预订。”
罗小银的期待来源于都匀毛尖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黔南州举全州之力推动茶产业全链条升级。目前,黔南州投产茶园面积达124万亩,培育出省级茶叶主产县8个,带动42万茶农人均年收入突破1.8万元。
身处都匀毛尖茶核心产区,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村委会副主任许明星深切感受到了毛尖茶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村里385户茶农通过种植都匀毛尖实现了增收致富,村里多的是村民通过茶赚来的“毛尖房”“毛尖车”。
眼下春茶开采,坪阳村也早早组织了600名采茶工人,确保春茶生产。“今年春茶采摘季还将带动600多名采茶工就业。未来,村里计划在都匀秦汉影视城、荔波小七孔等旅游景点开展线下推介活动,加上线上多平台销售,进一步扩大都匀毛尖的影响力,让都匀毛尖卖得更好。”许明星说。
茶农种茶,还离不开茶企售茶。
茶山下,茶企展销区人头攒动,各家茶企纷纷展示着自家的精品茶叶。茶香四溢,吸引人们驻足品尝、咨询购买。
看着涌动的人潮,身着节日盛装的贵州匀慧茶业总经理潘文慧笑脸盈盈地忙着为游客们冲泡新茶。她告诉记者,通过持续举办开采节活动,都匀毛尖的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都匀毛尖开采节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都匀毛尖、爱上都匀毛尖。”
如何让都匀毛尖走得更好也是都匀市蒙阿妹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孟锦彬一直思考的大事。“我们几年前就开始发展海外业务了。从去年的反馈来看,海外客户对我们的都匀毛尖非常认可,也给了我们信心。今年,我们打算继续扩大海外销售市场,提高海外竞争力,同时打造更专业化的线上业务,加大力度把都匀毛尖的品牌打出去。”孟锦彬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当天,来自湖南省的沅陵千河之韵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学名等10名州外企业家获得“2024年黔南州茶产业优秀经销商”称号。拿着金灿灿的牌匾,他笑着说:“公司客户对都匀毛尖的品质非常满意,今年我准备采购500万元的春茶。”
活动现场,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郑松发布《都匀毛尖品牌运营发展报告》。《报告》显示,都匀毛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0年的9.63亿元增长到52.23亿元,年均增长12.8%,位列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第八位。
如何把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打出去,郑松有自己的思考:“从四个方面发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协同发展机制;围绕目标市场,持续不断开展品牌宣传;强化企业品牌建设服务,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充分挖掘文化底蕴,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茶,是黔南的一张亮丽名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茶旅融合将成为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互利共赢的新模式。这一点与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彦希的想法不谋而合。
“每年都匀毛尖春茶开采的时候,我都会来黔南品毛尖游茶山。经过多年的走访,我发现茶文旅融合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发展方向。”郭彦希说,“通过打造特色民宿,结合黔南的民族风情、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理念,让游客在茶园与古朴村落中体验茶文化,让游客推开窗就是万亩茶海,枕着茶香入眠,相信会给游客带来独特的茶旅体验。”
四川省龙骨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露也找到了与都匀毛尖合作的三个方向:“产品共创、渠道共享、标准出海,共创‘栀子毛尖鲜奶茶’等爆品原料,与都匀毛尖共建供应链体系,共建‘一带一路’茶叶贸易新版图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同步举行的2025年黔南州都匀毛尖市场营销暨招商推介会上,贵州文韵雅集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黄山一壶春茶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云雾河谷茶业有限公司、湖北蒂姆茶业有限公司等24家省内外企业分别与黔南州县市、茶业企业签约5.49亿元,持续做大都匀毛尖“朋友圈”。
春茶吐新绿,茶香飘四海。春天里,都匀毛尖茶的故事书写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