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彪
在安顺市,创新的“牛超市”正让当地的牛产业“牛”劲十足。
位于普定县马场镇云盘村的贵州众鑫犊盛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基地,便是这样一个别具特色的“牛超市”。
3月19日,走进这家“牛超市”,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养殖场地和一头头毛色鲜亮、膘肥体壮的肉牛。与传统的肉牛交易模式不同,养殖户来到这里,可以挑选心仪的牛只,能够方便地询价……一站式满足选购需求。
“我今天来选牛,要是满意的话就选4头。在这里,选牛就跟逛超市一样,而且有好政策支持,养牛心里踏实。”正在“牛超市”挑选的马场镇大坟坝村村民汪朝胜说。
他口中的“好政策”,是指安顺市为破解肉牛养殖产业难题,创新推出的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28安心养”,由相关银行和“牛超市”合作,农户养牛只需首付20%购牛款,银行提供贷款80%,“牛超市”提供牛源和技术指导,还实行订单养殖、保价回收。这一模式解决农户缺乏资金和选购优质牛源难等问题,激励农户积极发展肉牛养殖。
同时,针对在“牛超市”选购肉牛的农户首付的20%购牛款,普定县也出台了暖心的补助政策。对参与养殖能繁母牛和育肥牛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每头牛补助5000元,每户每年可享受产业奖补资金最高2万元。
“牛超市”从牛源采购到最终出售给农户,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和应激调理,全力保障牛只健康。为了让农户养得放心,“牛超市”还组建专业医疗团队,为农户作好售后保障。一旦农户后期发现牛只生病,医疗团队将第一时间走访并提供帮助。同时,“牛超市”推出“就地市场价保底回收”的订单养殖模式,通过跟踪指导、订单回收等方式,彻底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买得安心,养得放心。
“这里的牛品种好、质量好,他们还提供技术服务,我有信心把牛养好。”村民汪朝胜看着自己选好的牛,信心满满地说。
在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果寨村安敏种养殖合作社里,一排排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放眼细看,牛舍内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
“我2022年开始养牛,由于资金不足,一开始只养了6头牛。安顺建起‘牛超市’后,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我们顺利申请到银行贷款,‘牛超市’为我们提供养殖指导和售后保障,养殖规模也从6头肉牛扩大到61头肉牛。养殖规模上来的同时,风险还降低了。”镇宁安敏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叶立斌说。
截至目前,安顺市已建立“安顺众鑫牛源、关岭牛投、贵州大肥牛”等9个“牛超市”,完成市外引牛39130头,用于28模式的资金9000余万元,完成“28安心养”联农带农106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