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道真政协创新“1+1+N”包保模式,将协商议事延伸至基层——

“有事好商量”畅民意解民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杰 潘树涛

3月12日,在遵义市道真自治县玉溪镇城关村朱家沟组村口凉亭,一场关于规范办酒的院坝协商会正在热闹举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红白喜事的礼金上限、宴席规模等细节。

最终,大家一致同意推行“干六条”:礼金不过百元、婚车不超8辆、彩礼不超6万元……这场看似普通的院坝协商会,不仅改变了村里的陈规陋习,也是该县政协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

“协商平台要建在群众常去的地方,议题要选在群众最痛的点上。”道真自治县政协主席邓国书的话,道出了“有事好商量”机制的核心要义。2024年,该县通过131场协商活动,解决了167个问题。

制度创新是破题关键。道真自治县采用“1+1+N”包保模式(1名政协负责人+1名委室负责人联系1至2个乡镇),建立委员基层报到、调研走访等23项制度,将协商议事延伸至田间地头、社区楼栋。

隆兴镇浣溪村通过院坝协商会,成立民宿自管委,2024年该村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40%,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这一转变源于2023年的一次协商:村民们提出民宿价格不透明、服务参差不齐等痛点。政协委员联动文旅部门制定管理标准,推动成立行业协会,促进了浣溪村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相邻的三桥镇以院坝协商会为基础,创新工作方法,2024年化解矛盾纠纷62件,成功率100%,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乡村群众共治推进有力,社区主动服务也做得有声有色。尹珍街道整合“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力量,推动社区基层治理。为了推进辖区老旧小区改造,尹珍街道举办21场协商座谈会,促成3个项目落地,惠及3582户居民。

去年,道真自治县还把协商会开到了园区,引导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共赢。在该县的食用菌产业园,政协委员牵头召开政企银协商会,2024年帮助企业解决用工300余人,带动尹珍街道集体经济年增收超千万元。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援建的“菌工厂”菌棒生产周期缩短20%,成本降低15%。

从“协商议事”到“协商成事”,如今道真自治县修订《协商成果转化办法》,建立“问题交办—跟踪督办—效果评估”闭环机制。2024年,32条协商意见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形成9个专题调研报告。

从院坝到社区,从田间到车间,“有事好商量”不仅是道真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更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生动实践。

未来3年,该县计划建设10个示范性协商议事中心,培育100名基层协商指导员。同时,联合周边区县打造“有事好商量”协作联盟,探索跨区域协商机制。

--> 2025-03-27 道真政协创新“1+1+N”包保模式,将协商议事延伸至基层——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8730.html 1 “有事好商量”畅民意解民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