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袁刚: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做好“山水文章” 厚植优良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守牢底线到转化为发展优势,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今天的贵州宜居宜业宜游,优良的生态,成为贵州发展的最大优势。

黔东南州始终坚持“生态之州、拒绝污染”,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持续做好“山水文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果丰硕。全州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常年位居全国、全省前列。㵲阳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先后创建6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台江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并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天柱县成功申报2024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绿色经济占比达50%以上,绿色成为黔东南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成为最亮丽的名片。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系统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生态优势、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生态之州、拒绝污染,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黔东南州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倒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牢牢守住黔东南州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发展优势。

坚持统筹兼顾、区域协调,以更优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黔东南州严把环境准入关口,突出环境要素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服务保障作用,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更好保障全州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工业领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示范创建。黔东南州聚焦区域特色和地方实际,重点突出在传统村落、生态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分类施策开展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用好用活“生态+农文旅”等特色产业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奋力打造美丽中国、美丽贵州建设的“黔东南样板”。

坚持改革创新、保护传承,以更实举措推动生态价值转化。黔东南州注重从“小切口”入手,积极推动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改革工作,拓宽生态资源变现渠道。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特色牌”,大力发展林特产业、林下经济,提高产品生态附加值。坚持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依托“村超”“村BA”品牌流量,以及传统村落、民族节庆等特色资源,推动生态康养、生态旅游、乡村文旅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释放生态经济效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整理)

--> 2025-03-27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袁刚: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8694.html 1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做好“山水文章” 厚植优良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