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军
“勾调中心五层检测到人员进入重要区域未消除静电,请当班人员核实处理。”3月16日16时许,贵州酣客君丰酒业有限公司勾调中心智能系统发现违规行为后,自动将预警信息推送告知公司勾调中心当班负责人。收到预警信息,当班负责人5分钟内完成现场核查处置。
这套由遵义市仁怀市自主研发的白酒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正让传统酒业重镇的安全生产模式发生“智”变。
在贵州工业领域,一场关乎安全生产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贵州正全力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安全生产,大力推动重点企业建设并运用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企业风险实时监测、动态感知、智能预警与快速处置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智能传感:车间里的“电子神经”
近日,记者走进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除尘器、除尘管道等粉尘收集关键部位,高精度传感器与警报器星罗棋布,宛如安全监管人员的“千里眼”“顺风耳”,一刻不停地将感知数据实时回传,精准捕捉温度、火花、水压等关键参数的细微波动。
这些功能各异的传感器,共同接入了粉尘在线监测预警系统。一旦参数超出正常阈值,系统立刻依据测算结果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小程序推送与短信发送两种方式,瞬间抵达企业管理者与一线设备管理人员的手机。
“这样及时、高效的信息传递太关键了,能让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掌握问题症结,快速采取应对举措,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该公司安环部负责人刘超对此深有感触:“以前靠人工定时巡检,效率低还存在盲区。现在参数稍有变化就能收到通知,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降低了粉尘爆炸风险。”
肉眼无法直接察觉灰仓温度升高、水压是否达标等关键参数变化,且无法全天候实时监控,在高危、特殊空间,人工检查更是困难重重。人力巡检存在诸多局限性,受责任心、业务能力影响,工作人员难以保证巡查到每个关键点位,部分隐患极易被忽略。
粉尘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则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既不“偷懒”,也不存在能力短板,哪怕是在人难以到达的危险区域,也能持续探测,保障生产安全稳定。
AI视觉:24小时无死角“电子眼”
“这是系统自动抓拍到的员工晚上12点下班后,在酒库外隐秘场所违规抽烟的图片。”该公司安全环保中心副部长汪运河说,“如果没有这个系统,我们很难及时发现这样的风险。”
汪运河点开的“白酒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融合接入企业厂区各场所视频监控、粉尘监测、温湿度监测、消防安全监测、用电安全监测、“三违”行为视频分析等数据,可全面实时智能监测风险,实现风险问题“早发现”、风险态势精准研判和风险预警快速处置,实现闭环管理。
“特殊场所和有限作业空间,以前无法实时监测相关数据。现在用智能化设备全时感知,实时监测主要设备的主要参数,及时消除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确保安全运行。”汪运河对系统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
“系统实时精准预警,引导并督促企业把问题解决在成灾之前。”仁怀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登佑介绍,系统同时具备风险快速预警功能,可通过配套的PC端、移动端等多渠道进行自动提醒,便于企业快速响应处置。
目前,仁怀市90家规上白酒企业已完成系统建设,66家企业已接入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并进行线上运行管理。
远程监管:“云端”巡查织密防控网
“你们加油站卸油时,油罐车未垫三脚木。请立即纠正!”
“好的,马上改正!”
近日,毕节市大方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机关服务中心主任陈学松通过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控平台巡查,发现大方县腾达加油站卸油作业存在不安全行为,当即联系腾达加油站负责人要求整改。
实现作业现场远程盯守和线上巡查,得益于该县应急管理局创新打造的“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控平台”。
“该平台具备动态视频监控、云台控制、远程语音通话等功能。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行业监管人员通过手机端或PC端,就能对重点企业、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作业现场,进行全天候24小时远程盯守、360度线上巡查。”陈学松说,平台有效丰富了安全监管手段。
“监控系统就像监管人员的眼睛一样,提醒员工不要违规作业。”大方县吉祥烟花爆竹批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恩成介绍,企业接入平台后,现场作业操作进一步规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行为大幅减少,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据悉,大方县538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现已全部接入了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该平台,监管人员发现不安全行为54起,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17家。
从“人盯人防”到“技防智防”,贵州工业安全生产的“智”变之路,正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的生动实践。当24小时在线的“电子哨兵”成为标配,当风险处置从“亡羊补牢”转向“未雨绸缪”,贵州大地上的产业发展正迈向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