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涵养重点人才“蓄水池”

人才和产业双向奔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旭婉婷

2月26日,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验室里,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围坐在电子屏幕前,围绕新型材料内径1.5米的HDPE-M双壁波纹管生产进行讨论。

公司技术总监是来自福建莆田的林明华,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如果没有贵州省重点产业人才“蓄水池”政策,自己可能还在实验室里“打转转”。

2022年,林明华作为贵州重点人才“蓄水池”引进人才进入公司,凭借丰富的科研经验,他已带领技术团队承担了7项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项目,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研发难题。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林明华的故事,正是贵州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

产业突围,绕不开人才这一关键变量。过去,受限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贵州在吸引高端人才时往往面临“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困境。随着省内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对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贵州省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出台《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管理办法》,引进了一批人才进驻我省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大数据电子信息、特色食品、健康医药等多个行业开展服务,实现96家企业的258个急需岗位“入池”。

“蓄水池”并非简单的“人才库”,而是一套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政府搭建平台、企业提出需求、人才精准匹配。通过“编制在科研院所、工作在企业”的“双栖制”,科研人才既能依托科研院所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又能深入企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为贵州产业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产业+人才”政策包,从住房保障到子女教育,从创业扶持到成果转化,形成全链条服务保障。

在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从英国归国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博士潘星霖。2024年初,他带领团队进驻贵阳市清镇职教城东区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团队设计的优化控制方案,目前已将该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效率提升了25%左右。

这位“85后”海归的编制并不在企业,而是在贵州科学院。潘星霖通过“蓄水池”进入事业单位编制,但全职派驻企业工作,薪酬根据国家和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对入池人员进行岗位聘用,给予聘用岗位相应的工资待遇(不含超绩效工资),按规定为入池人才缴纳社会保险,同时用人企业按照岗位协议向人才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和企业奖励。此外,参照“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支持政策,享受省级人才服务卡相应待遇。既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又让企业减轻用人成本压力。

“我了解到的‘蓄水池’相关政策,是引入应用技术型的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帽子,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服务贵州工业和产业的发展。”通过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政策,潘星霖有了省级事业单位的编制和身份。他表示,到企业工作,研究项目不会只停留在实验室,可以真正落地。有了政策加持,有一大批人才因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得到单位大力支持而扎根贵州。

“蓄水池”目前引进的人才已进入先进装备制造业、航空动力、大数据、高分子材料等12个行业,实现了把人才优势向技术优势、经济优势等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夜幕降临,贵阳高新区的人才公寓灯火通明。在共享会议室里,来自江苏的芯片工程师、湖南的医药研发员、贵州的农产品经纪人正热烈讨论跨界合作项目。管理方负责人介绍,这里定期举办“产业人才沙龙”,不同领域人才碰撞出的火花,常常超出预期。

这种“化学反应”正是贵州期待的。“蓄水池”建设,就是要构建“热带雨林式”生态——既有参天大树般的领军人才,也有灌木丛般的技能人才,还有微生物般的乡土人才,各类要素相互作用、循环共生。

从2024年底印发的《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管理办法》不难看出,贵州正谋划更大的引才“棋局”:聚焦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围绕增强新质生产力要素保障,努力为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实施“富矿精开”提供产业重点人才支持。延长人才聘用期限,对引进的产业人才,带事业编制身份进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给予3年事业身份和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期满考核合格,可续聘1至3年继续享受相关政策待遇,进一步增强政策吸引力。扩大企业支持范围,将我省企业在省外设立但研发成果及产生效益归我省企业所有、纳入统计的非独立核算研发机构、分公司等企业全职聘用的“飞地人才”纳入“蓄水池”支持范畴。

此刻,在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明华团队又有了新目标——针对排污管领域的海绵城市相关附属设施,专门定制特种抗老化的耐温特种管,后续将拓展至航天航空领域的能源高分子材料研究。

望着夜空下的城市,林明华笑道:“你看,人才的‘蓄水池’和产业的‘星辰大海’,从来都是相通的。”

--> 2025-03-25 涵养重点人才“蓄水池”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8517.html 1 人才和产业双向奔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