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 高琴 摄影报道
近日,贵阳市民申先生遇到一件闹心事:从外地乘高铁到贵阳东站,通过网约车平台打车回家,订单发出去10多分钟后,一直没有人接单。他看到打车页面有个“价格条”可加价助力,于是加了5元钱,仅1分钟后,订单有人接了。
申先生很郁闷,难道是网约车平台人为制造车源紧张,故意让乘客加价才能打到车?为此他在“天眼问政”留言:“如果真是这样,希望网约车主管部门能介入调查。”
现场:大部分乘客选择不加价
打网约车真的那么难吗?是否必须加价才能顺利打车?日前,记者分别前往贵阳北站及金融城附近了解现场情况。
3月10日晚上8时许,贵阳北站网约车停车场,此时正是打车高峰期。记者观察到,乘客出站后纷纷选择在各大平台打网约车。其间,部分乘客等了5分钟左右顺利上车,稍微慢点的乘客也能在10分钟内坐上车。
“平时我乘坐网约车较多,一是价格便宜,二是一口价不用担心路上堵车。”乘客王女士告诉记者,网约车比较方便。
乘客张先生也表示,刚出站就下了订单,等自己走到贵阳北站网约车停车场,网约车很快就到了。
关于是否要加价才能打到车的说法,大部分乘客坦言,他们没有加价,都是正常的价格。
随后,记者分别在滴滴平台及T3打车平台上下单,尚未出现长时间无驾驶员接单的情况发生。
在高德平台上打车时,网页上出现一个“快速通道”(价格条),上面写着“追加以下运力,叫车成功率会提升”。记者体验了加价打车。
普通打车,从贵阳北站到贵州日报社,价格在9-13元之间。记者选择13元,约5分钟时间过去,未有驾驶员接单。随后,记者选择进入“快速通道”,将13元拉至16元,1分钟后便有驾驶员接单。
带着“平台故意加价”疑问,记者在贵阳北站及金融城附近,分别采访了5位网约车驾驶员。
“有的平台会加价,但加价的钱并非是平台收取,而是作为奖励给了接单驾驶员。”网约车驾驶员们说。
为何有的驾驶员容易接单,但有的驾驶员接单较难?网约车驾驶员钟师傅告诉记者,因为每辆车都有评分,综合评分高的车辆容易接单,评分差的自然难接单。
“有的驾驶员开了特惠单,能多接一些价格便宜的单。”钟师傅说,他屏蔽了特惠单,所以平台只给他派预约单和正常单,对比开启特惠单的驾驶员,他接的单自然就少了,不存在平台故意制造车源紧张、故意加价一说。
平台:由大数据派单,无人为干预
关于是否存在人为制造车源紧张、故意加价一说,记者分别采访了网约车各大平台。
贵州领行智享科技有限公司(T3出行)负责人回答,T3出行陆续推出惠享、特享等业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不同出行场景的需求。目前暂未有加价的产品线。订单都由大数据派单,人工无法干预。司机在高峰期接不到单时,可以按照平台指引到热区进行接单。
作为一家网约车聚合平台,就其“快速通道”(价格条)情况,高德平台进行回复:高德打车“价格条”功能于2021年上线,滑动条整合显示不同车型的价格区间,供乘客选择符合自己预算的车型。“实验数据显示,该功能帮助乘客减少近45%的操作时间。”
回应:多部门实施监管
为了解网约车管理制度与措施的实施情况,3月11日,记者来到贵阳市交通委员会。
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目前市交委同市公安、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网信、大数据等有关部门依据法定职责,遵照《贵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对本市网约车实施相关监督管理。
记者查询《暂行办法》,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必要时实行政府指导价。
其中第二十一条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公布确定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的计程计价方式,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并向乘客提供相应的合法票据。
关于市民质疑网约车平台是否“故意加价”一说,记者采访到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表示,该行为不存在价格欺诈。
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对网约车实施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网约车经营服务中的价格违法行为,以及网约车平台公司、第三方经营合作商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