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护航春运期间,贵阳市辖区高速公路上,每天都有警用无人机在隧道、桥面、急弯等重点路段上空执勤。
这些无人机属于贵阳交警无人机专班。该专班成立于2023年,全系统范围内抽调民警3人、辅警1人,进行了初步组建,截至目前,有组员11人、无人机相关设备近20台。
警用无人机携带了摄像机和大喇叭,具有高清摄像、拍照、语音警示等功能,可以实时动态传图,让民警掌握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如遇问题,第一时间制定处置方案、调派警力。
“群众体验感比较强的是无人机高空喊话。遇到简易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等情况,在警车到达过程中,无人机已先一步到达现场进行安排和疏导,这种处置速度,让群众十分满意。”贵阳交警无人机专班民警王志杰介绍。
据了解,警用无人机通过建立3个三维模型点位,82个有正射图像的路口,同时将相关模型图片提供给辖区大队,为交通管理等工作中提供高效信息支撑。
如遇特殊情况,无人机更可以利用热成像镜头,捕捉到被困车辆和群众,迅速锁定其位置,将坐标精准传输给地面救援警力。并且可以通过搭载的投送装置,将运输的食品、饮用水、保暖衣物等物资完好无损地送达被困群众手中。
充当民警的“千里眼”和“传声筒”。无人机在纠正违法行为、处理轻微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中弥补了地面巡逻的短板,尤其在震慑力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在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