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生物智造·合创未来”2025年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在茅台集团召开。
李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在其演讲中提出:合成生物学正在开启食品行业新篇章。
“以传统发酵酿造为代表的第一代生物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美酒、火腿、馒头、大饼、豆酱、陈醋、臭豆腐等美食。”李宇说,第一代生物技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但很大程度上依赖长期的经验积累,缺乏对微生物的精确控制,难以高效率地设计产品,不利于产品质量高水平发展。
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兴起的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实现了微生物基因水平的精确操作,在生物制药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广泛用于生产重组胰岛素、生长激素、乙肝疫苗等生物制品。
合成生物学作为第五代生物技术,不仅是基因工程的延伸,更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的前沿交叉学科。
合成生物学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前景如何?
李宇说:“广阔而深远。通过改造微生物和构建生物系统,可以生产替代蛋白,减少对传统畜牧业的依赖,降低环境影响;可以生产具有特定健康益处的成分,为消费者提供功能性食品;可以优化发酵菌种,提升产品品质;可以抑制致病微生物,减少有害代谢产物,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可以将食品副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李宇特别提出,“合成生物学在精准改善发酵食品风味上具备巨大潜能。”在他看来,在合成生物学的诸多应用领域里,合成生物材料的应用是茅台集团的另一个关注点。
作为积极服务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业组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密切关注合成生物学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往往涉及基因工程微生物,在食品生产领域这意味着需要通过相应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评估和法规审批。
(沈仕卫 徐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