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华姝)“这几天手机都快被打爆了。”连日来,铜仁市万山区鱼塘乡大龙村万创惠民农机合作每天订单不断,村党支部书记兼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聂胜勇忙得像陀螺。
“咱村的几辆大型旋耕机给力,每台每天能耕30多亩,现在,12位技术娴熟的农机手已去到各村,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聂胜勇说。
镜头转到鱼塘乡槐花村,从大龙村开来的几辆大型农机正在田野里穿梭。槐花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先说:“以前种地,全靠人力、畜力,又辛苦效率还低。今年用上农机,100多亩地,不到一天就能耕完。”
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万山区各村(社区)党组织积极协调各类农用物资,大力推广农机使用,变“锄禾日当午”为“铁牛遍地走”。
2022年,铜仁市将粮食生产机械化列为农业机械化的头号任务,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政策措施。万山区积极响应,培育了一批规模适中、生产高效、管理科学、效益明显的农机合作社。同时,组织有条件的村(社区)成立农机合作社,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养技术过硬的农机手。
自2022年以来,万山区先后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和中央购机补贴资金,补贴和支持各类农机具252台(套),组建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15个,全区涉农乡镇实现农机服务组织全覆盖,机械化正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