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炎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乡村全面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推进移风易俗,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合约食堂”“八大碗”“邻里互助薄”“黔韵说唱”“红白理事会”等新做法新举措不断涌现,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邻里互助不攀比等新气象新风尚蔚然成风,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生动活泼的良好社会环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风俗礼仪、价值观念等,虽然“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地折射乡村精神世界是否丰盈、一方群众文明程度,关乎乡村的未来发展。各地要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充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全面提升和美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水平。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让农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文明种子播撒千家万户,和美乡村劲吹文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