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杨光红 张安俊)连日来,黔东南州麻江县宣威镇种植的大棚蓝莓陆续成熟,上市时间比往年提早了两个月左右,抢占早春鲜果市场。
“目前每天可采摘一两百斤蓝莓,订单已排到4月份,当天采摘当天配送,主打一个新鲜。”平定村蓝莓种植户张茂林说,大棚种植蓝莓是通过水肥一体化来管理,冬天利用人工增温,比传统地栽蓝莓成熟要早,采摘周期长达半年左右,果实糖度能达到14至16度,克数可以达到8至10克。
在麻江蓝莓三江示范基地,60余亩大棚种植蓝莓也即将成熟。该基地采用“温室大棚+基质盆栽+水肥一体化”的高效栽培模式,能精准控制水肥供给,实时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为蓝莓打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蓝莓的口味和营养价值。
“大棚蓝莓相比传统露天种植的蓝莓,成熟期会提前40至60天,亩产可达2000斤,远超普通露天栽培亩产600至800斤的水平,单株产量更是提升3倍以上。”三江示范基地负责人毛绿化介绍,目前两个基地开始大面积地推广F6和L11两个蓝莓品种,接下来还将会陆续新建大棚,进行新品种栽培与培育。
据了解,蓝莓作为麻江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近年来,该县在大棚种植、品种选育等方面发力,积极抢占精品水果市场。2024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8.76万亩,产量3.99万吨、产值8.05亿元,培育加工企业8家,共带动3.6万群众实现年人均增收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