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
在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的崇山峻岭间,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持续观天,探寻百亿光年外的射电信号。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强化创新驱动。谆谆嘱托,言犹在耳,把默默守护在“中国天眼”身边的科研人员思绪拉回到2021年春节前夕。
“当介绍到我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了句‘很年轻嘛’,一下子让我紧张的情绪平静了下来。”时隔4年,“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还清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会见“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时的一幕幕暖心场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殷殷关切让我们长期扎根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深受鼓舞,勉励我们要以南仁东老师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姜鹏说,FAST工程团队始终牢记嘱托,全力保障FAST高效运行。
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自正式开放运行5年多来,连续4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年会中被评为年度优秀设施第一名;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它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姜鹏说,团队目前正在攻关核心阵建设设计方面的关键技术,让FAST始终保持国际领先的竞争力。
创新引领,贵州科技创新正稳步前行。近年来,贵州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重点领域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服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贵州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首次突破50%,增幅排全国第7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超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