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陈刚
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布局摩洛哥,到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的盲盒玩具热销海外,再到汇成新材料的电池用硫酸锰在全球市场上占一席之地……近年来,铜仁民企敢闯敢创,加速出海,在全球市场上乘势扬帆。
当地时间1月23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摩洛哥项目首批三元前驱体生产线正式投产,产品将主要供应欧美市场,为摩洛哥入局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奠定基础。
自2014年落户大龙经济开发区以来,中伟股份秉承“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的愿景,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自主开发的高电压四氧化三钴、高镍NCM、NCA等核心产品跻身中国,以及欧美、日韩等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被广泛应用于3C数码领域、动力交通领域及储能领域。
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中伟股份带来更多机遇。2021年,中伟股份启动全球化战略,在海外建设印尼原材料基地,规划国际化产业基地,业务覆盖日韩、东南亚、欧洲以及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2022年印尼莫罗瓦利产业基地首条冰镍产线正式投产,到如今摩洛哥项目首批三元前驱体生产线正式投产,以技术创新起家的中伟筑造了从资源端到新能源产业链的新通道,标志着中伟股份的国际化布局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铜仁市坚持本土培育和向外引进相结合,着力培育和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积极开展外贸综合服务业务,为企业提供境外市场开拓、通关、物流、保险、外汇、退税、融资等集成式供应链服务,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
铜仁企业出海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创新”支撑“小巨人”。在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四氧化三锰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产品将销往国内外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之一,我们的电池用硫酸锰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汇成新材料常务副总经理曾昭华说,企业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的持续发力,为扩张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点打下了基础。
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从产品输出为主到资本、技术、标准全方位“走出去”……浩浩荡荡的出海大军中,铜仁企业的出海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
“15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正在赶制盲盒系列订单。”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马长玉说,企业已建成设计、研发、注塑、喷油、移印、装配包装、印刷及质控检验等生产线,产品远销海外市场,成为松桃第一家外贸玩具制造商。
玩具、衬衫……铜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正持续“圈粉”海外消费者。锦超服饰(贵州)有限公司聚焦高端化,面料、辅料经过裁剪、车缝等100多道工序,最终凭借高品质衬衫打开海外市场。
企业扬帆出海,折射出铜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从市场拓展到标准引领,出海的故事越来越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