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建设职院

办好“大思政课” 书写育人答卷

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 (贵州建设职院供图)

李扬波

日前,从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传来喜讯,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报送的作品《守护》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脱颖而出,获短视频组特等奖。

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叙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与感悟,深刻诠释了“守护”这一主题,充分展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该院思政教育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贵州建设职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多层次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不断书写新时代“大思政课”的育人新篇。

创新教学模式 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政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积极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让思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充分发挥“思政研究中心”的优势,在课程中设置了“阅读红色经典”和“学生宣讲员讲百年党史”主题实践活动。

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经典、讲述党史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假期实践教学中,该院以“大思政课”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全面振兴一线、企业和社区,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村民画墙绘、为小学生上课、参加村民劳动……该院积极组织学生前往贵州的乡村,参与“三下乡”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了他们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共创和美乡村的人生志向。

每一个场景都真实可感,每一次体验都震撼心灵。该院还深入挖掘学科思政元素,编排情景剧、歌舞剧、话剧等剧目,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革命先辈的艰辛和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未来的奋斗奠定思想基础。

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该院报送的作品《跨越山河筑通途 砥砺前行续华章》获高校组一等奖,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对思政课的深刻理解。此外,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作品《出发!252》获得长视频组三等奖。两支团队的出色表现充分体现了贵州建设职院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成果,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实践。

强化师资队伍

为思政教育强根基

思政教育是铸魂育人的关键工程,师资队伍则是这一工程的坚实基石。强化师资队伍,就如同为思政教育的巍峨大厦“强根筑基”。

贵州建设职院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024年6月19日,该院邀请专家作题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工作”的学术讲座,为思政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该院还积极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这些活动,思政教师们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同时,该院还注重培养思政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之际,该院主要领导及相关班子成员、全院副科级以上干部以及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代表共160余人深入班级,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紧紧围绕“爱国”“学习”和“安全”三个篇章展开,与学生深入探讨,全方位、深层次启迪学生心灵,勉励学生在新征程上,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向着梦想奋勇前行。这种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的模式,不仅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合力,也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政教育水平。

拓展育人空间

使思政教育全覆盖

“要把思政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全方位挖掘利用课内外教育资源。”

为了让思政教育“全覆盖”,贵州建设职院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深入开展军事训练教育、入团入党教育、课堂教学、就业教育、廉政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该院不断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阳明文化、屯堡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乡村文化为抓手,扎实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坚定师生文化自信。

此外,该院还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融合艺术、文化、工程、医学等学科特点,开展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如何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吸收更多养分?

贵州建设职院充分利用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到猴场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等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该院还努力讲好贵州红色故事,用英雄人物的奋斗故事激励青年学生自信自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此外,该院选择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黔南州荔波县洪江村等地作为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不断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讲好贵州发展故事。

成绩已属过往,未来重任在肩。未来,贵州建设职院将坚持守正创新、发扬真抓实干,始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彰显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为职业教育思政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 2025-03-20 贵州建设职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8090.html 1 办好“大思政课” 书写育人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