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乾
近年来,铜仁学院党委聚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突出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着力推动“铸魂强师”,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基层组织向心力。聚焦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基层组织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的吸引力。把好政治“审查关”。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压紧压实用人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其他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制定新进教师政审工作相关规定,聚焦政治表现、意识形态等方面,通过书面函询、现场考察、准入查询等方式全方位把好政治入口关。打好党建“组合拳”。以“明德致用·黔东先锋”为载体,突出抓制度建设促党建体系化、抓对标争先促党建规范化、抓理论研究促党建学科化、抓特色发展促党建品牌化,2个支部成功创建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支部获批第四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把发展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入党工作作为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信息库,构建“一对一”教育培养机制,3年来共发展29名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入党。下足服务“绣花功”。把解决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在思想、工作、生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难点问题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制度,3年来通过“绿色通道”帮助解决20余名人才配偶事业编制,协调市直相关部门为100余名青年教师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思想引领,增强立德树人凝聚力。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理念,教育引导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出铸魂育人要务。构建“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实施党建引领、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红色引擎·四轮驱动”五大工程,学校获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个学院获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指导学生获各类竞赛奖900余项,其中思政公开课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厚植理想信念根基。深入挖掘党史、校史、黔东文化等资源,打造党史教育馆、铜仁文学馆、校史馆、梵净人文生态馆、时光文化长廊和生命健康体验中心“四馆一长廊一中心”育人综合体,获批全省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成为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入职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先后组织师生1.7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教育。把牢师德师风标准。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教育等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开展“一月一提示”“一月一反馈”,构建师德师风全链条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机制。3年来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获市级以上师德楷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荣誉20余人次。
强化价值引领,增强担当作为感召力。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不断提振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励提升科学研究能力。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和全省强理工、“富矿精开”战略,锚定“固本强硕申博”目标任务,整合教务、科研、人事等相关部门培养职能,出台“双一流”奖励政策,全方位激励引导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把个人科研能力提升与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有机结合,3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国家社科基金1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94篇,获省部级奖30余项。推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依托铜仁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民族学、材料化学、林学等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匹配高的学科专业,引导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与化工、林学等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获批区域一流学科,民族学获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涌现出“锰材料教授”“稻蛙教授”“空心李博士”“金刚石博士”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抓住上划省管契机,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定聘期管理、绩效考核等一揽子工作方案,优化干事创业制度空间。健全教师评价制度,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构建青年教学奖、教学名师奖、田秋最高教学奖和卓越教育管理奖,以及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教师荣誉体系,培育了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的贵州人、最美高校辅导员、全省高校思政年度人物称号获得者等10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
铜仁学院党委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弘扬教育家和科学家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感恩奋进,奋力开创新时代学校人才工作新局面,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