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村子变景区火了农家乐

“德吉”,藏语中意为幸福,闹尖措一家就生活在这个名为德吉的地方。

2月27日,正值藏历新年,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这个纯藏族村落内,处处是节日的热闹气氛。

“来尝一下我自己做的油炸馍馍。”闹尖措热情地招呼着记者。

油炸馍馍、馓子、麻花等面点不仅仅是德吉村里家家户户招待客人的必需品,也是青海人家逢年过节必做必买的面点。

闹尖措指着桌上满满一桌的面点热情地介绍起来:“这些都是自己家做的,特意为藏历新年准备的。”

今年49岁的闹尖措一家在2017年以前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地处浅脑山地区,不仅交通闭塞,生存条件也非常不好。为切实解决浅脑山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当地县委、县政府提出“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思路,投资7771.42万元,修建住房251套,将7个乡镇30个村的浅脑山地区农牧户251户共计946人进行集中安置,并于2017年11月实现搬迁入住。

一个个整齐的院落,兼具传统藏式风格和现代功能,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前,巷道内路灯会在夜晚统一亮起,黄河静静地流淌在村子旁,带给村子活力和生机,也给大家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德吉村坐落在黄河岸边,河对岸是连绵的高山。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蓝天白云和透着丝丝绿意的高山倒映在黄河碧波中,成为人们争相驻足打卡的美景。

“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移风易俗。”2024年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这样强调。

作为移民新村,村民们依靠搬迁优势,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新发展道路。村子里找项目要投资,游艇码头、民宿餐厅、房车露营地等一个个项目落地,文化广场、运动场等一个个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村子成了景区,闹尖措也将自己的家好好装修一番,做起了民宿生意。

“每年4月份开始就有游客不断前来,我们家做民宿和农家乐,一年也有不错的收入。”闹尖措说自己现在不仅会做藏餐,还会做一些汉餐,去年还精进了厨艺,希望给客人做出更美味的食物。

“焪洋芋是她的拿手菜,有机会你一定要尝一下。”驻村第一书记钱伟在一旁说。

钱伟告诉记者,村里现在做农家乐的共计15家,以当地藏族擅长的藏餐为主。“牛羊肉、血肠、包子、奶茶这些都是大家日常的食物,做起来很擅长,味道也很正宗,汉餐是这几年才开始慢慢学着做,搅团、洋芋这些简单实惠的农家菜味道做得也很好。”钱伟说,牛羊是自己养的,面油是自己种的,去年应大家的要求,专门培训了汉餐和藏餐的制作,今年农家乐里食物的花样丰富了,大厨的手艺更棒了。

自2017年搬至德吉村,闹尖措一家跟随村子里的发展变化,融入新农村,拥抱新生活,不再担心挑水的重担和泥泞的山路,他们只希望眼前的山水更美,远方的游客更多。

“欢迎大家到德吉做客,到我家做客,来尝尝我们当地的特色农家饭。”闹尖措发出诚恳的邀请。 (青海日报记者 杨红霞 钟自珍)

--> 2025-03-0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7122.html 1 村子变景区火了农家乐 /enpproperty-->